注 册 登录
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返回首页

zzqxg2000的个人空间 https://www.anquan.party/?454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手机安全提醒

已有 123 次阅读2009-8-15 09:56

手机安全提醒

----今夜谁在窃听你的手机?

央视《新闻30分》曝光了几款手机监听产品,虽然价格不菲,却是物超所值,比如有的监听软件可以窃听监控,哪怕对方手机处于待机状态。这项技术滥用到如此地步,的确令人担忧。这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个人隐私遭受侵犯的惨状。
  
  都哪些人在购买和使用手机监听产品呢?粗略估计,大概窃取商业机密和夫妻间互相监听的居多。卖监听软件的公司负责人也是这么说的。通过这种手段窃取商业机密,明显是一种违法行为。但用这来抓小三,问题可能复杂得多。这类官司在现实生活中,估计很难打。这在一方面是个人信息保护法规的缺乏,另一方面是取证困难。另外,如果你拿一盘录音呈上法庭,法院可能会判断是否采纳,而很少想到去追究侵犯隐私的责任。
  
  由此可见,手机监听产品的泛滥,在眼下几乎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向来没有尊重个人隐私的传统。以前夫妻地位不平等,女性生活空间逼仄,毫无隐私可言,而男性为所欲为,也用不着保护什么隐私,喝花酒、泡MM那在古时候还算得上是桩雅事。至于现在,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也还是比较薄弱的。比如,不熟的人碰面经常会问对方收入多少,有没有房子之类事情。放在西方社会,这是极其犯忌的。
  
  这在商业领域更不用说了。但凡能够达到目的,许多商家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惠普女董事长因为窃听董事会成员电话而下台,这在很多人看来,大概像毛主席得知美国总统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那样,感到很难以理解。现在许多人的手机经常遭到骚扰,动不动就有人打电话向你推销产品,介绍服务。这就是因为,公民手机号码等私人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商业机构(包括移动通信公司)打包卖了好几回了。
  
  还不能不提到,有的政府机构本身就是侵犯公民隐私的一大源头。可以看到,许多地方的机动车违章查询系统都是公开的,根本不用输入什么密码信息就可以查询他人纪录。还有,比如个人社保金缴纳情况、公民身份信息等等,只要知道对方简单信息或花点钱就能够查询。这表明了,一些政府部门在对待公民个人隐私问题上,缺乏必要的现代法治意识。本来政府信息公开才是常态,现在反而颠倒了过来,政府信息被捂得紧紧的,个人隐私却被肆意窥探。
  
  今夜,可能有谁在窃听你的手机?标准答案是,从发生几率来说,任何机构或个人都具备这种可能性。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就是这么个道理。相关法律缺位,政府意识薄弱,再加上许多人也不把他人隐私当回事(人肉搜索被滥用,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手机自然都成了一部个人信息发布器。虽然宪法明文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通信内容会在什么时候被什么人(机构)所窃听。
  
  当然,这个现实困境并非无法获得解决。特别是当下,很有必要加紧制订和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从法律上进一步明晰个人隐私的范畴及其保护措施;再者,还要盯住那些公民隐私保护意识淡薄的政府部门,通过批评和监督促其与时俱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同等重要的是,身为现代公民,每个人既要尊重他人隐私,也要敢于对侵犯隐私的行为说不。
  
  说到底,手机窃听现象不仅关系到个人隐私和通信秘密,还是一个涉及言论自由的重大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手机监听产品热销无疑是对宪法的挑战,也是所有公民面临的一场灾难。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 册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2 06: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