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685|回复: 27

案例分享-热工作业导致的死亡事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9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泰致德公益安全讲堂:案例分享-热工作业引发的油田伤亡事故 (点击观看此案例动画片演示
)
http://www.trainor.cn/demo/46/start.html
)

以下为本案例文字部分:


        

200665日,位于密西西比罗利县农村的一个生产井场在焊接作业过程中发生剧烈爆炸事故,造成3名维修工人丧生,1名工人严重受伤。

事故经过:

Partridge-Raleigh油田共有4个储罐,1个盛装废水,2个用于存储待售油品,还有1个较大生产罐接收油井来油。Stringers油田服务小组来到现场,准备焊接较大储罐和其相邻储罐间的管线。焊接前,承包商工人移走较大油罐的孔口进行清理和排气。

然后,作业人员点燃氧乙炔炬,将其插到储罐内观察其燃烧状况,以此检查油罐内是否含有易燃碳氢化合物,这是一种不安全也不可靠的检验方法。事实上,大罐是空的,但是1个储罐里仍有残存的原油,这些原油在日照下逐渐升温形成可燃蒸气,但工人无法用肉眼看到,蒸气通过溢流管线进入另一个储罐,然后,通过未加盖的3英寸管线进入大气,而未加盖管线距离需焊接处仅4英尺。作业人员在大罐和其相邻储罐间横置了一个梯子作为焊接工作平台,有2名工人站在梯子的一端(储罐顶)协助稳定横梯,1名站在生产罐上面进行作业观测。焊接工佩戴安全带站在梯子上,开始在管线上焊接两个小阀门,焊接火花引燃了未加盖管线中溢出的可燃气体,火花通过开口的管线进入储罐,引起爆炸,炸飞罐顶和3名工人站立的梯子,罐顶被炸飞到50英尺远处。燃烧的明火通过管线进入下1个储罐,因该储罐内残存可燃碳氢化合物而造成更猛烈的爆炸,罐顶被炸飞到750英尺远处。

CSB调查,确认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

Ø
未采取正确的气体检测方法- 未使用气体检测仪测量可燃性气体浓度。

Ø
未对开口管线加盖隔离。
进行隔离,对于油罐间相互连接且有油罐里仍存储有大量原油的情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Ø
使用临时作业平台——2个工人站在罐顶稳定梯子,这种毫无意义的做法,2个人置于危险境地,导致他们从爆炸的储罐上掉落而丧生。

经验与教训:

Ø
颁发书面动火作业许可证,保证作业由经过专业安全培训人员来完成;

Ø
焊接区与含可燃性液体(原油/蒸气)的储罐及管线隔离,

Ø
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始终进行气体检测。

本事故的电脑动画演示由美国CSB提供,泰致德专业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制作中文字幕


http://www.trainor.cn/demo/46/start.html


欢迎投稿“公益安全讲堂”,如果您有好的HSE课件与大众分享,请与泰致德联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发表于 2011-12-1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油田伤亡事故视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排版出了点问题,文字各位将就看看,案例视频不受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各位分享
发表于 2011-12-20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分享
发表于 2011-12-21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训深刻
发表于 2011-12-22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训呀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踊跃交流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各位踊跃交流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分享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2-28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2-28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重于泰山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永远第一啊
发表于 2012-8-9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第一,以人唯本!
发表于 2013-4-2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剧啊
发表于 2013-4-20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4-20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2 01: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