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登录
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返回首页

小海哥的个人空间 https://www.anquan.party/?31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教育是安全的前提 安全是教育的目的——简述怎样做好企业的三级安全教育

热度 11已有 1258 次阅读2010-4-20 23:36 |

教育是安全的前提  安全是教育的目的

——简述怎样做好企业的三级安全教育

 

教育是安全的前提,安全是教育的目的。我的理解是通过教育和培训,增强和提高员工对现场生产环境的认识能力和未知危险的识别能力,及培养对作业环境出现的危险应对能力。通过不断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促使员工具备认识、分辨和应对能力的基础上,在作业过程的心态上建立正确的责任感、安全感,从而达到消除和减少作业环境中遭受安全伤害目的。

而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三级安全教育”的教育培训制度无疑是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项基本性的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管理文化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其组织形式通常分为:新进员工入职的厂级、车间/部门级、班组级的三级安全教育。(本文主要谈三家安全教育的组织形式,教育内容见编后备注)

一、三级教育的组织形式

1、  厂级安全教育的组织形式

厂级安全教育是新入职人员认识新工作环境的第一步,也是对企业文化认识的开始。厂级的重点是安全理论的教育培训,使新进员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

负责部门:由厂级安全部门负责初步的安全教育。

授课形式:一般为PPT讲解、实地操练,时间为8-12小时。条件许可的企业可下发人手一本且浅显易懂的安全管理规定的手册。

2、车间安全教育的组织形式

车间安全教育是新入职员工在初步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环境后,进入企业适应工作岗位前的重要一环。车间安全的教育重点是安全事故分析为主,促使员工树立对安全可敬、可信的心态。

负责人员:由车间主管或技术、工程师一级的人员负责授课;

教育形式:现场讲解。时间必须保持在4小时以上。

3、班组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班组是企业生产的前沿阵地,一切企业的生产活动都以班组为基础。操作人员在一线、机械设备在一线、事故在一线、管理更需要在一线。因此,班组教育是三级教育中针对性最强的一个环节。也是员工对三级安全教育体现执行力最强的一个环节。

在班组的安全生产活动中,适时、适当地进行班组安全教育交流会,针对员工在生产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以能者为师,请在该方面有一技之长的能者进行讲解和分析,讨论产生原因的问题点,一起提出解决方法。这对提高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将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班组安全教育的重点是岗位安全基础教育,主要是安全技术,教育安全操作法和生产技能。使员工在如何避免作业行为遭受人身损害的关键,避免工伤事故生产的关键教育。

负责人员:领班/组长。

教育形式:现场讲解和实地操作。

在组织形式上需要注意的是,对时效性和考核标准的把握尺度。

二、三级安全教育的误区。

这是企业在三级安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少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普遍弱势所在。在追求利润的生产管理中,忽视安全管理和生产利润的轻重比例,对安全管理没有明确定位。

企业开展三级安全教育的误区一般可以归纳为:

1、事故分析简单、敷衍了事

一旦出现问题,查找原因的方法也显粗糙、简单,不从事故的源头追溯问题的根源所在。不少企业在出现安全事故后开事故分析会,在简单的分析完事故起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和结果,处罚当事人和当事部门,下发会议纪要后就了了完事,以这样的方式完成了对事故的处理。在下一次事故来临时,同样采取此类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找到,问题就周而复返的发生。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有预防措施来防控,从人的不安全行为上分析,做好对事故的预防和预测,进而在员工的安全管理中加以真正的落实,效果会显得事半功倍。

  2、教育程序不明、形式不全、时间不足

三级安全教育应严格遵守以下流程进行:入职报到,人力资源部门通知安全负责部门安排厂级安全教育,根据培训考核的结果,再二次分配至车间一级;车间一级根据培训考核结果再三次分配到班组一级,班组一级根据培训考核情况,确定人员是否具备初步上岗学习的资格。其中,三级安全教育卡的作用最不能忽视,它的存在等于认可员工是否具备上岗操作的资格。

在组织形式上,通常存在生产部门对新进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各种理由为推诿借口,直接进入岗位操作现场。造成组织形式的严重缺失。三级安全教育中,缺失任何一级,都不能作为完整的三级教育体系。同时,还存在教育时间不足的问题。以生产人员不足为理由,偷工减料的人为减少和压缩培训时间。 按照安监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3、  内容陈旧、方式简单

教育的本身是寄意学习人员掌握所灌输的知识。教育培训的精髓在于学以致用,首先需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和培训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减少在实际的教学中,教材缺乏针对性,没有及时更新显得单调、陈旧的现象,做到有声有色。教学方式同样需要多样式,体现丰富多彩,减少“鸭子填食”式的灌输方式教学。所学人员才能理解、接受,形成乐于学习的氛围。

其次,安全培训讲师的本身的教学素质也直接影响着所学人员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4、走过场、应付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抄抄写写的应付教学流于形式。存在培训不考试、或培训考试走走过场等形式。

三级安全教育要消除应付式走过场的教育培训方式,结合企业生产情况的实际,针对性、定期的开展安全普及教育,把教育培训工作做实做细。必须树立重在落实和结果的安全管理思想,以对生命高度负责的心态出发,落实执行,使员工从“要我安全“转变到“我要安全”的正确安全观念中体现在实际执行中,才能尽可能的消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隐患。 

5、  缺少制度的支撑和持续性、严肃性

在实际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 缺少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的支撑。依靠对制度的落实,从小到大、一点带面的方式展开工作。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制定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培训需求、陪训对象、培训人员、培训教材等进行分析、细解和总结,并将培训工作的总结、评比考核也一并纳入教育培训制度。

 

安全生产贯穿整个生产劳动过程中,而三级教育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开端。新入职人员只进行三级教育还不能单独上岗作业,还必须根据岗位特点,对他们再进行生产技能和安全技术培训。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外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操作。另外,根据企业生产发展情况,还要对职工进行定期复训安全教育等。

 教育是安全的前提,安全是教育的目的。在安全教育中,需要始终坚持把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贯穿于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落实人人参与的要求,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员工在安全的生产环境中不受伤害。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文山律师 2011-10-9 17:20
宣传安全知识 行善积德 传播安全文化 功德无量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 册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3 16: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