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登录
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返回首页

阿煌的个人空间 https://www.anquan.party/?1634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6S”管理实战操作24招(转)

热度 1已有 319 次阅读2010-4-24 15:35 |

“6S”管理实战操作24招
  品质及现场管理对任何企业都极为重要,源于日本的“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传入我国后又加入了安全部分),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规范,为确保安全、效率、品质以及减少故障提出了简易可行的解决办法。它不权能使工作环境消除脏乱、保持舒适和井井有条,还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员工养成认真规范的好习惯,为企业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从而提升企业形象及竞争力,保持业务蒸蒸日上。
  虽然不少的企业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已开展了如ISO认证等品质改善计划,然而“6S”活动乃最基本、最有效的品质技术,仍是优质管理的第一步,本文结合南光公司实践谈一些实用技巧。
  常整理(SEIRI)
  定义:清理物品,明确判断要与不要。
  目的:保持作业现场没有任何妨碍工作或有碍观瞻的物品。
第一招:现场辨识
  对于懂得常清理法则的人来说,识别哪些有用,哪些无用,哪些东西应放置何处,怎样放置,似乎比较容易。但“6S”活动是全员性的,应该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分辨的基本法则,明白保留和丢弃的道理。
  第二招:制定原则
  既要知道为啥留,还要知道为啥去,这就有个原则问题,一般来说,凡是生产过程中必须用到的原料、辅料、工具等是为应该保留。偶尔一用的棉纱、工具或很少时间才用一次的原料可不在生产现场放置。
  第三招:日日整理
  你说整理是吧?我这一个班发点狠,下点力,一把整理完毕。可到了第二、第三天,旧病又复发了。再突击一次,隔一段时间又不行了。如此反复,工人容易滋生厌战情绪,而且集中整理费时费力,所以整理应该是日日整理,班班整理,时时整理。
  第四招:注重教导
  工人们每天在车间创造着产品,也创造着财富,他们的工作很辛苦,同时也由于其文化知识局限,有些事情想不到或虽然想到了却做不到位。这个,如果你能出手教他,而不是斥责他,他定会心存感激,也会对你由衷地佩服,会很好地配合你的工作,自觉地把岗位整理好。
  常整顿(SEITON)
  定义:将整理好的东西明确地划线、定位,用的保留,不用的坚决清离工作现场。
  目的:可以快速正确地取得所需要的物品。
第五招:画地为牢
  生产现场划上线,明确规定:原料区、产品区、退料区、待检区、工具区及安全通道,各种人、物流,尤其是物品摆放必须在规定区域内堆放整齐,压线或超线都视为不合格。
  第六招:示范操作
  先搞一个模式出来,一个厂可以先搞一个车间,一个车间可以先搞一个班组,一个班组可以先搞一个方面,抓出成效,全面推广。
  第七招:常抓不懈
偷懒是人的天性,再加上工人上班节奏较快,有时候容易忽视细节。改正毛病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最短的时间内改掉最多的毛病更是痛苦不堪,所以督察人员如果稍有松懈,很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为此,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让工人觉得你可能随时出现在他面前,使他不敢有丝毫马虎和侥幸。
  第八招:明确标识
  生产物资五花八门,品类繁多,有的同一种物资就有好几种规格,如果不慎搞错,轻则造成误工,重则制出废品,所以,在整顿过后既要明确标识,各种场所、各种材料、各种器具都要标明用途,防止搞错。
  
  常清扫(SEISO)
  定义:经常清洁打扫,保持干净明亮的环境
  目的:工作场所没有垃圾、污垢、尘土
第九招:责任到人
  在集体打扫卫生的时候,总有人这里转转,那里看看,你说他不干吧,他手上拿着工具,你说他干吧,半天不见动一下,这就是大锅饭的弊端,总有人在混。与普通的打扫卫生不同,“6S”的清扫是贯穿整个生产流程,遍布车间每一个地方,如果不能划分区域,明确责任,勤劳的人得不到表扬,偷懒的人得不到批评,久而久之,我们号召力就会打折扣。
例:在生产现场,我们把每一个物件都分到了人,而且用口取纸写上责任人的名字,贴在物件上,时时进行检查,对于不清扫或清扫不达标准者,责令补课并在班前会上通报批评。这样以来,人人都有责任区域,不可能再混着等别人干。
第十招:树立典型
  尽管分得很细,仍有不能及之处。比如:责任区交界、重叠的地方该算谁的?比如,张三分管A区域,可巧张三因事几天不来上班,这一块怎么检查?比如:李四分管的区哉明显需要清扫,偏偏李四忙得抽不了身,又该怎么办?这就需要有人延伸,这种延伸靠行政命令又不太合适,唯一的办法是调动工人的自觉性,让其自觉自愿地助一臂之力。 
  第十一招 红牌战略
  推行必须有考核,谁先谁后得有个排队,而且操作要公开,考核要透明,把考核台放在十分醒目的地方,工人来来去去都能看得到,对后进者也是一种鞭策。考核台上一般设三种颜色的标识,绿色代表正常,黄色代表警告,红色代表处罚。

第十二招:立此存照
  先进的经验要推广,落后的典型要通报。推行过程中,带上照相机、摄像机下去检查,将不好的场面拍下来,督促改正后再拍一次,两相对照,效果立显。
  常清洁(SEIKESU)
  定义:维持、巩固前期工作效果,使其规范化、标准化。
  目的:拥有整洁干净,明亮清爽的工作环境。
第十三招:不留死角
  清理、清扫人面上的事相对比较容易,类似人们经常走的过道,每天所在的办公、工作场所,一说清扫人们总是先想到这些地方,而且往往又容易想到这儿就干到到这儿,把人面上的东西一收拾往背人的地方一塞,完事。可过两天要找东西时候又不好找,又得把已经收拾过的东西再捣腾一遍,甚至可能形成工作效果的反复。为此,必须注意死角的清理。只有把这些地方整理好了,那才能谈上长久地保持整洁。
  第十四招:发动群众
  生产和工作现场的长久保洁,必须依靠群众,因而必须使职工在意识深处保持勤清扫、保整洁的概念。要把群众发动起来,把日常的清扫、清洁和小规模的群众运动结合起来,就会收到很好效果。
  
第十五招:网开一面
  打仗的时候,如果你把城围得风雨不透,城里的人看不到生的希望,只能做困曾之斗,即便攻城的人能把城池拿下,必然也是代价惨重。
  推行“6S”,订立制度,严格推行,认真检查,督促实施都没什么错,但如果僵硬、呆板、不懂得倾听,不懂得放开一条生路,效果必然后适得其反,毛主席说:允许人犯错误,也要允许人改正错误,对于后进人员来讲,一旦感到进入了“死亡之谷”,只能破罐子破摔,我这不好,你车间也别想好。
  第十六招:求助基层
  前面说了,推行“6S”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得靠大家办,我们身兼其他工作,推行“6S”毕竟不能全心全意,再说,车间干部人熟、地熟、情况熟,倘若把他们抛开,我们纵然有三头六臂,也不能搞成样子。
    常安全(SAFE)
  定义:消除一切危及健康和生命的隐患。
  目的:保证员工在一个无危险的环境中开展生产和工作。
第十七招:见微知著
  有些事情很小很小,小得似乎不值得去关注,可如果不纠正,一旦出事就是大事。推行者要有一定的高度意识,从细微之中发现隐患,并能准确预见到可能引发的后果,采取果断措施予以纠正,彻底消灭隐患。
  第十八招:思想渗透
  每个企业在安全教育方面都还是舍得投入的,靠集体学习,组织讨论,模拟考试,实战演练固然可以增强员工的意识,但如果能将安全教育深入班会,将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交由工人班班背,天天念,其思想深处,安全的弦必然绷得很紧,再辅之以必要的检查、指导、规范、约束则可保无虞。
  第十九招:看板管理
  条文、规章比较刻板,有些地方还不好理解,实行看板管理可以使提倡的要求一目了然,便于理解,便于领会。
  第二十招:搭乘两制
  管理上的事都是相辅相成的,一段时期可能有一两个重点,但无论如何不能说只搞哪一样,其他的丢开不管。比如,实行ISO9000认证,比如我们推行两制,比如我们推行“6S”管理法,如能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则收获成倍增加。
    常素养(SHITSUKE)
  定义:自觉遵守纪律和规划
目的:养成文明礼貌,有内在修养的优良习惯。
第二十一招:及时激励招飞扬
  “6S”推行能否有效果,关键看及时激励是否跟得上。对于员工来讲,其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希望得到认知,其所积累的每一点成绩希望能获得激励,不管这种激励的大小与否。因而,在推广过程中,主管要尽可能地关注员工,对于一些细节要特别留心,这些地方处理的好与不好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活动的成功或失败。
  第二十二招:信息互动招飞扬
  “6S”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一开始制订的推进计划还需随着工作的深入而有所调整,而调整的依据则是员工层面反馈上来的信息,员工对推进计划的反映及推进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等。调整的办法是前一天做好计划后,第二天在会上扼要公布,把我们的意图传递给员工,争取员工们理解与配合。
  第二十三招:传道解惑招飞扬
  “6S”是一个整体系列活动,它以现场管理为切入点,通过生产现场的整洁、有序,达到人员工作程序化、规范化,进而培养人良好的行为修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将“6S”等同于搞卫生,而是应该在整个活动中,注重向员工传授知识,讲解道理,不能以势压人,只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第二十四招:三个储备招飞扬
  达到这一层,即可以说“6S”的修炼便达到了最高境界。这是“6S”的归宿点和最终实现目标。
  三个储备即人才储备、知识储备、技能储备,做好三个储备,便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了一个高端平台。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谁拥有人才,谁就能把握现在,开创未来;而人才之所以是人才,盖因为他比别人有着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比别人有着更多、更高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 册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5-31 03: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