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登录
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返回首页

容韬顾问的个人空间 http://www.anquan.party/?3028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火灾隐患治理的10个层次

热度 2已有 501 次阅读2010-12-26 11:09 |

圣诞节,祝所有的朋友们节日快乐!

在这样的一个节日里,与大家分享什么呢?在此将1个月来围绕上海大火个人的思考,从“隐患治理”的角度做一个回顾总结,希望与大家交流分享,或许对彼此都有一点帮助。

 

层次清单

1.         火源与可(易)燃物间的隔离;

2.         控制火的蔓延;

3.         消除火灾可能造成的大面积人员伤害的可能性;

4.         控制现场初始火情;

5.         日常防火管理流程;

6.         火灾现场的疏散和救援;

7.         火灾预防的主体责任及配套系统;

8.         城市总体防火信息系统

9.         企业安全管理业绩对企业竞争资质的影响

10.     辖区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对行政领导政绩的影响

 

这些层面,1~6属于知易行难,大家从常识和相关知识角度,都理解,然而现实当中,许多情况我们做的并不好。当然,做得不好有非常广泛的原因,部分原因就与7~10的缺乏、薄弱相关。

7~10,相对于执行主体(政府相关机构、部门、社会资源)来说,更偏于知难行易。管理者的思维、观念和习惯限制了真正突破性的革新。

 

下面,逐项简单讨论。

1.         火源与可(易)燃物间的隔离

实际发生的火灾,特别是严重的火灾,其共同特点之一,都包括了大量可(易)燃物。从隐患识别的角度,所有存在大量可(易)燃物的场所都是关注的重点。这其中的专业知识,已经有比较完善的技术模型(道化学火灾评价)。我们的真正困难,可能不是技术层面本身,而是管理层面的可靠性:知道了,能否做到、能否持续、能否有效治理临时出现的情况。上海大火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大量使用易燃的装修材料,同时,对于施工过程的“火源”却没有切实控制。

2.         控制火的蔓延

火本身,如果严格限制在一定的环境和范围,例如:火炉取暖、炼钢炉、煤气炉,在有效控制之下,是安全的,不会成为火灾。火灾,是失去了控制的火,肆意蔓延,如28楼大火,从电焊花引火(或者其它原因起火,可以是烟头、烟花、等),早期失去控制,从装修材料到居住房间,从较低楼层,逐渐上升,直至高层,过程中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扑救,才造成了严重损失。

现代综合性建筑,在建筑规范上都要求“隔离门、隔离墙、等”,其目的,就在于阻断火的蔓延途径。进行隐患排查,必须关注那些可能导致“火烧连营”的情况,检查“应该有的隔断设施”、是否真的有、真的有效;更要检查是否“可燃物绵延不断”。我们个人生活当中,常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大楼内的“应该常闭”的防火门保持常开(仅仅为了自己通行方便)。要想彻底预防火灾,许多细微之处,必须从自己做起,从每个人做起,而不是仅仅“追究他人”。

在有效隔离的环境中,即使出现火情,也不会蔓延成为失控的火灾。

3.         消除火灾可能造成的大面积人员伤害的可能性

a)         动火作业周围,消除可燃物、或者加以有效“遮盖”(不起火才是最好的);

b)        施工现场,清除任何与施工无关的人员。这次的居民如果全部清除,大火也会成为另外一次普通建筑工地大火(不会死那么多人、造成那么大的影响),类似的情况如央视大火。

c)         任何有大量人员的场所动火作业,应有严格的监控、现场处置措施。此次大火,在第一时间,(如果有准备、有必要设备、现场人员正确行动)是可以直接灭掉的,也就不会演变成最后的悲剧。

4.         控制现场初始火情

a)         如上所述,第一时间灭火是最好(有效、风险小、直接)的办法;

b)        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有必要的设备、现场人员配备和基础训练分工;

c)         要真正形成组织(成员)对于“火情”的应对能力,更要有定期的、目的明确的演习(目的千万不要变成龙王爷显宝),并结合演习深入细致地提升细节能力。

5.         日常防火管理流程:

a)         要实现对可燃物的控制、防护通道隔离、人员现场有效反应、灭火设备合理配备、人员基础训练和分工,等等,就需要有可靠的日常管理流程;

b)        这样的流程必须包括清晰的管理责任、日常管途径(例如,项目的各级管理者如何计划、安排和确保所有“应该有”的措施,真的有)、管理效果(如何确保“管理在位”,即真正的管理措施有实施);

c)         对于动火作业的“许可证系统”---必须验证所有的条件符合之后才能动火。要保证这个系统的真正有效(而不是形式化的一张纸),需要有对其“签字审批者”的制约机制,确保其对于自己的“签字”负责(而不是等到造成火灾之后再追究)。

6.         火灾现场的疏散和救援

a)         上述的管理流程,还应覆盖现场的疏散通道建设、维护,和现场救援力量的准备、训练和日常演练,确保“该通的通,该能用的能用”;

b)        管理者需要有例行的管理内容,关注和确保这些“管理流程”切实运作,体现在现场“所有应该的事情都如同应该的样子”。

7.         火灾预防的主体责任及配套系统

a)         预防的主体是企业,那么就必须让企业对于具体的作法独立决策并承担责任。这方面,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虽然说企业负责,但是企业不能决策,必须按照“某种形式化”的方式来管理,使得企业逐渐失去了自身思考、摸索和总结的内在动力。一个小例子,可以说明其中的问题和道理。有些地方管理部门,强制企业“每年重新”灌装灭火器的“介质”,并且指定灌装供应商,而根本不管其内部原来的压力、重量、灭火有效性如何。这使得企业没有兴趣再去关注灭火器的日常状态(从灭火真正有效角度,这才是最根本的,需要一线人员保持密切关注),反正按照“政府”的办就是了。

b)        配合主体责任的观念,各相关部门,需要由“强制管理”转变成为“服务、保障管理”,侧重从各自专业角度,评估责任主体实际作法的有效性,站在企业角度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化、大一统地强制。在此基础上,提供专业标准指导、建立专业信息系统(下一条)、保证社会机制以便专业培训真的专业(此次有许多人挑战“焊工证”,背后的原因恰恰是管理部门管理失效,使得“买证”实际存在)。进一步来说,行政部门,不能总是追求“威风”,更要创造价值。

8.         城市总体防火信息系统:

a)         这样的系统,对于城市的整体管理,是基础建设。有了它之后,消防资源的配置和布局、日常值班关注的重点、专项检查的目标性针对性等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同时企业也可以有直接的、综合的渠道,获得防火工作的全面信息指导,(目前企业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往往一个设施、项目,需要跑许许多多部门去咨询和审批,才能获得XX资格,获得了之后,也难以找到一个综合管理的平台,客观上导致了“谁都来挑毛病”、“谁也不能解决问题”。

b)        系统的建设,需要许多基本的前提条件。首先,高层管理者需要有这样的观念,建设系统过程中,首先要确保信息的真实(可能信息反应了大量的问题,不应看到问题马上处罚,从而导致提供信息者立即提供“优美的假信息”)。只有真实的信息,才能成为将来决策的可靠基础,其次,信息的专业分类、深入的层次、周密的覆盖,等等,都非常重要。今天为什么社会对于政府网站的评价不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中提供的信息常常是一些孤立的、支离破碎、八股的结论,难以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也难以真正运用。

c)         抽象地设想这样的系统,将会包括这样几个特征:直观性,可以像天气预报云图、降雨图和温度分布图那样样,显示全市的“火灾隐患”等级和趋势;全面覆盖,信息包括城市内所有潜在可能起火的设施;信息共享(既可以有综合的视角、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首先城市的各职能部门共享(消防、安监、行政管理、医疗保健、保险,等等)、系统信息来自于所有组织(企业、机构、居民小区)的日常运行信息,联网运行(而不是独立地“创制”);

d)        系统运行是动态的、多向的(而不是简单的“告示板、通报栏”),可以发挥“市民意见反馈”的作用。

9.         企业安全管理业绩对企业竞争资质的影响

a)         在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上,所有在本市从业的公司,其过往实际业绩(商务、劳务、税收、安全环保,等等),当前的管理组织、主要岗位人员资质、管理系统实况,等等,都成为有据可查,并在相当程度上透明;

b)        企业为保持其当前经营资格,更要强化未来“竞标资格”,就会有内在的动力,改进其内部管理。这种内在动力,比任何外部推动都有力、有效。小岗村的经验核心,就是将种地的内在动力还给了农民。

c)         在信息全面系统化、充分透明的基础上,所有“竞标”的规则、过程和参与者、监督者都在“大系统内运行”,从根本上消除“资质不良”的企业竞标成功的可能性。

d)        从企业资质管理的环节上,优胜劣汰,使得市场上 “淘汰剩下的企业”,都是那些“负责、有效、可靠”的建设者。这才是“长效机制”的内涵。

10.     辖区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对行政领导政绩的影响

a)         类似于企业的运行信息,对于各级领导者,其管理业绩也是“实时透明”的,大家都看得到他们如何管理、管理偏差有哪些、偏差的及时修正能力和效果、管理作风和观念、实际对于社会反馈的关注和吸收能力,等等

b)        在透明的基础上,每个岗位的人,才能够真正成为公仆(竞争机制使然),去真正有效地关心、关注和发挥其管理职能。在没有客户督促的情况下,供应商自主地改进产品质量、改进服务的动力是无法持续的。这是为什么计划经济难以持续激发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内在原因。政府的客户是全体公民,必须拓展客户反馈的渠道,强化对于这种反馈的吸收,才能促进政府管理的真正提升。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文山律师 2011-9-14 23:26
宣传安全知识 行善积德 传播安全文化 功德无量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 册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5-15 00: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