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671|回复: 5

河南航空更名与“壁虎断尾”【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1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绿色使者 于 2010-8-31 11:34 编辑

河南省政府新闻办日前对外通报,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撤销河南航空有限公司企业名称登记。(人民网8月27日)     
      本来在发生空难之后,主要做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时间救人,其次是尽快查找原因,再者对相关责任人与事件作出处理,举一反三,吸取血的教训。可此前就有新闻说“河南未持有河南航空有限公司股份”,我隐约中感到这其中释放出一种莫名的、与事故查处不太协调的讯息,莫非有人要推诿责任,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更名的新闻发布基本证实了我的猜测,再看更名的理由近乎忽悠。要说此次空难“给本来未在该公司投资的河南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还算客观,可说到“河南航空有限公司作为企业名称,在使用过程中已对公众造成误解”,就未免牵强附会,很不靠谱了。公众更关注空难造成无辜生命的殒落和各个方面的损失,而“河南航空”不过是个符号而已,能造成什么误解?     
      这让我想到小时候在一旁看大人们“耍钱”,也心动一回,想参与一把。大人们考虑到孩子兜里没多少钱,就说好吧,你们只管下赌注,跟赢不跟输。于是,越发胆大,从中尝到赌博的甜头。如果河南航空安全飞行,获得利润与品牌双丰收,河南省还会主动要求工商部门“依法”更名吗?这就好似“跟赢不跟输”——火了,有我一份;栽了,没我的事,脚底抹油!     
      来到网上,看到网友的妙喻更为生动。此次发出的公告很像删除某个台风的名字。受台风影响的国家各出几个台风名字,每年排序轮流使用,如某台风出现重大灾害,带来巨大损失,为消除人们的痛苦记忆,就会删除永不再用。如2005年“龙王”台风登陆我国东南沿海,仅福建经济损失就有近800亿元,就被取消重新起名。估计“河南航空”这一倒霉的名字可能被“永远封存,不再启用”。不过,在了解到鲲鹏航空和河南省政府当初的合作之后,人们不禁要问,当时为什么不对河南没有投资这事较真,不允许擅自使用“河南航空”?河南的某些政府官员是否将其当作一个招商引资项目而表示欢迎并予以支持?民航局今年5月12日在北京举办的“民航发展论坛”上,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的发言中,将河南航空作为河南省民航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如今的更名恐怕不在当时的“重要举措”之列吧!此一时彼一时也,河南方面干嘛要这么折腾,跟一个名字过不去?
     一篇出自网易财经的报道也许道出答案所在。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制度,在安全工作方面严重失职,发生特大责任事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领导应引咎辞职。如果“河南航空”是河南省控股和管理的企业,势必牵涉到“主要领导责任人”,现在表明未持股、撤销“对河南造成极大影响”的公司名字,或许是河南方面的明智选择。不过,依笔者看,“壁虎扔尾巴式”的更名并不能推卸管理之责,既然在河南注册的航空公司且当初同意或默许其以“河南航空”名义经营就必须履行法定监管之责,在安全生产这一人命关天的重大问题上,不允许有公权力的变色龙,地方政府绝不可“跟赢不跟输”。更何况在事故原因未彻底查明、死者没有入土为安,伤者没有痊愈之前,就急于“金蝉脱壳”,以此来“紧急避险”,这是不道德的,也是不负责任的,某种意义上,比“河南航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
发表于 2010-8-31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个名称 就能推卸掉责任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弄巧成拙的味道。
发表于 2010-8-31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蝉脱壳”、“紧急避险”,这是不道德的。
发表于 2010-8-31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上
发表于 2010-8-31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55555555555555555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17 23: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