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541|回复: 1

河南栾川上百人桥上观洪 遇桥塌37人遇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8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7月24日,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汤营大桥整体垮塌,目前已造成37人死亡29人失踪,事发时桥上有上百人观看洪水。


新闻晨报7月28日报道 一场“百年一遇”暴雨引发的洪水,冲垮了一座“年龄”仅有20多年的公路大桥。 24日傍晚,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汤营大桥突然整体垮塌,在桥上观看洪水的数十名群众都被卷入洪水。截至27日23时,河南省栾川县潭头镇汤营村伊河桥垮塌事件共发现遇难人员37人,失踪29人,其中有3名遇难者是外地游客。
事发后,栾川县政府连续发布两次灾情通报,同时就事故作出了公开检查。然而,两次通报中,对于事故伤亡人数统计出现偏差,大桥垮塌原因也尚在调查,昨天上午,栾川县城还一度因为尾矿溃坝谣言出现万人逃离的场面。不过,蹊跷的是,事故发生后,记录大桥建造、维修记录的铭牌神秘消失。
事发当时究竟有多少人从桥上落水?事故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晨报记者昨日赶赴洛阳,对该事件进行调查。
上桥看洪水却被水冲走
“这是我们县里最大的一座桥,谁也没有想到它会垮。”昨天下午,栾川县应急指挥部宣传科一名女性工作人员语气激动地告诉记者说,栾川目前正处于“七上八下”时期(即7月上旬至8月下旬的汛期),每年到这个时期,应急指挥部都是有防汛预警的。
但是,一名被洪水冲走后被救起的村民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透露,大桥垮塌时他正在桥南看洪水,桥上当时有近百人,大多数也是上桥看洪水的,谁也没有想到汤营大桥在一眨眼间就垮塌,而大桥上并无安全警示牌。
有目击者描述当时的现场:“一开始桥上是一顶顶五彩斑斓的雨伞,几秒钟之间,桥就塌了,然后只能看到一个个人头和一双双挣扎的手。水流太急,在岸上根本无法营救,只能看着心痛。”
根据栾川县抗洪救灾指挥部向晨报记者提供的信息,7月23日晚20时至24日21时,栾川下了一场“百年一遇”的大暴雨,降雨量达350-400毫米。7月24日17时20分,潭头镇汤营村伊河段洪峰流量达到平时流量的63倍之多,致使大桥整体垮塌。桥上过往和滞留群众不幸落入水中。
紧急辟谣溃坝传言
昨天上午,启源矿业尾矿将引发溃坝的消息在栾川县城里迅速蔓延,全城人心惶惶,纷纷撤离到县城周围地势较高的地方。栾川县一名网友告诉记者,他在上午9点左右接到亲戚发给他的短信,说上游尾矿溃坝,他立即拉着家人往地势较高的县城西边跑。一路上,他见到不少拖家带口撤离的市民,撤离的车辆也将出城的方皮路堵得水泄不通。有目击者看到栾川县城居民从县城东边往西边跑,神色慌张,“街上有背着老人、抬着担架的居民,边跑边说,一个位于县城东北方向的尾矿坝有决堤的危险。”
针对谣言以及居民们的恐慌,栾川县抗洪救灾指挥部昨天上午在县政府官网上发出紧急通告辟谣。通告表示,目前栾川县的每个尾矿库、水库等重点监控部位都有专人24小时监控,没有发现异常,希望群众不要轻信传言,不要恐慌。
那么尾矿大坝垮塌真的是空穴来风吗?记者昨天下午从栾川县应急指挥部宣传科得知,7月24日白天栾川县内确实发生过一起尾矿大坝垮塌,但当天就发现并排除了险情。
昨天下午,记者从栾川县所属的洛阳市安监局获悉,根据最新的排查情况,全市有6座尾矿库出现险情,其中就包括栾川县启源矿业公司干江沟尾矿库的溃坝险情,经过栾川当地政府及时组织抢险,无人员伤亡。
发函百度要求删帖
除了在官网上辟谣之外,栾川抗洪救灾指挥部还发函要求百度贴吧删除栾川吧里的相关谣言。昨天下午,在栾川县抗洪抢险指挥部提供给媒体的稿件邮箱里,出现了一封致百度公司的信函,要求百度公司严格管理百度贴吧栾川吧。
在这封发给百度公司的信函中,栾川县抗洪救灾指挥部表示,百度贴吧栾川吧因为近日没有吧主在线管理,造成贴吧内管理混乱,人身攻击和谣言信息充斥贴吧,对社会和政府救灾工作造成了极大危害。尤其是27日早晨,由于百度贴吧栾川吧内,匿名网民发帖造谣称赤土店尾矿坝垮塌,导致县城区数万名百姓紧急撤离,对政府救灾工作造成极大不利。因此,特请求百度公司贴吧管理组迅速直接管理百度栾川吧,并加强帖子内容的管理,删除贴吧内谣言类信息,并针对谣言类信息实施过滤。
此外,栾川县抗旱救灾指挥部还要求百度加派栾川吧吧主,并提供联系方式与指挥部保持沟通。
县委县政府登报道歉
在栾川汤营大桥垮塌导致的死亡人数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洛阳日报》在7月26日的头版上却出现了一篇题为《检查》的稿子。
记者昨天在该报的电子版以及官网上都看到了这份检查。检查是栾川县委县政府于7月25日写给洛阳市委市政府的,写检查的由头正是“7·24”大桥垮塌事故。
在这份检查里,栾川县委县政府写道:“此次事件的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教训极为沉痛,我们深感痛心和自责。为此,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检查。尽管此次灾害事件发生有连降暴雨突发洪水不可抗拒的因素,但也充分暴露出我们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不力,执行不到位,工作不深入、不扎实、不具体、不细致等问题。”检查里还提及抗洪救灾的几项措施如搜救、善后、排查以及恢复建设等。
昨天下午,记者从洛阳日报社获悉,这份检查是洛阳市里要求刊登的。栾川县委宣传部新闻科一工作人员则对记者表示对此不知情。
经过多次追问,栾川县抗洪救灾指挥部昨天下午才对记者表示,检查是洛阳市里领导让写的,应该也是市里让刊登在报纸上的。
疑问·人
桥上究竟有多少人?
大桥瞬间垮塌,桥上人仓促间落水。事发之时,桥上究竟有多少人成为疑问。
在栾川县向洛阳市政府作出的检查中,官方通报当时“救出1名落水群众,发现28具遇难者尸体,目前仍有13名群众下落不明。”昨日,记者向栾川县应急指挥部宣传负责人张启舟进行核实,他告诉记者,目前搜救还在继续进行中,关于桥上落水人数,与先前通报的并无变化,根据统计,共有1人救出,还有28人死亡13失踪,总共是42人。
然而,在栾川县分别于25日和26日作出的灾情通报中,则分别出现了两处人数:“截至25日8点,洪水造成20死33失踪。”“截至26日8点,人数为33死21失踪。”与42人通报存在出入。对此,张启舟解释,这两个数字是全县的洪水伤亡数字,除了汤营大桥垮塌,还包括泥石流等灾害。
不过,根据当地群众反映,当时桥上的人数不止42人。“当时桥上大概有近百人。”一名在现场的群众回忆。而一名当地媒体记者表示,在搜救现场发现“至少37具遗体,目前仍有19名群众下落不明。”
对此,张启舟也承认,42人的数字是当地根据各种方式求证出来的,至于当时桥上究竟有多少人,他们也不是非常确切。
疑问·桥
桥面无钢筋是豆腐渣工程?
大桥垮塌后,桥的质量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桥垮塌后的景象触目惊心,整座大桥全垮塌在河中,只剩下拱形桥基,桥两头的汉白玉栏杆仍存。大桥桥面离河落差有15米,桥下是桥基残垣。垮塌现场记者注意到,桥基由石块垒砌而成,垮塌的桥面未见有钢筋。
当地群众还向记者透露,这座大桥在去年的时候就出现过部分坍塌,有关部门曾经进行过维修。当时,桥面增加了汉白玉栏杆,铺设了新的柏油路面,但是没有对桥基进行加固。
对此,张启舟表示,该桥的维修情况具体由交通局负责,自己并不是很了解。栾川县交通局一位工作人员则解释说,大桥年代比较久,有5个下泄孔,根基是自重力式的,不像孔桩桥基牢固。洪水来临时,河里漂浮着很多上游下泄的树木将泄水孔堵住,导致洪水对桥冲击很大,瞬间垮塌。
大桥维修提示牌为何消失?
那么,大桥究竟何年所造,又经历了几次维修?村民反映,桥头本来有一块提示牌,记录着大桥的建造情况和维修情况,但是事发后却不见了。
村民表示,这块牌子本来挂在大桥的北桥头,记录着哪年造的,哪年维修过,还有落款单位,可是桥塌后,这块牌子就不知道被谁摘走了,只留下牌子的痕迹。
对此,张启舟表示,这座桥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修的,至于经历过几次维修他不清楚。记者又问桥上是否挂有维修牌,张启舟证实确实有,但事发后不见了。“可能被相关部门拿走作调查了,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
据记者了解,汤营伊河桥由潭头镇人民政府组织修建。于1986年11月开工建设,总投资79万元,1987年12月竣工通车。该桥为空腹石拱桥,全桥5孔,净跨40米,全长233.7米,全宽8米,净宽7米,两边各设安全带0.5米,是该河段上下游4公里内唯一一座连接南北两岸的群众生产生活桥梁。
疑问·灾情


百年一遇暴雨是被夸大?
大桥垮塌事件发生后,栾川县分别于25日和26日向公众作出两次灾情通报。记者注意到,两次灾情通报首先都是强调“栾川县普降百年一遇特大暴雨”,造成伊河流量比平时上涨了6倍,洪水造成部分区域出现严重灾情。将大桥垮塌、矿库溃坝、泥石流皆归之于“百年一遇特大暴雨”导致。
然而,记者查询了解到,在此前的通报中,洛阳市均是称遭遇“50年一遇”暴雨,并没有向栾川县所言的“百年一遇”那般严重。对此,当地群众质疑,官方强调暴雨百年一遇,有为自己推责的嫌疑。
(本文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杨育才 李晓明)
发表于 2010-8-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事看全什么洪水啊,闲得蛋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20 08: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