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475|回复: 1

基本概念与常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9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本概念与常识

      1.基本概念与常识      (1)燃烧的必要条件
      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和温度(点火源)。三个条件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
      (2)防火的基本措施
      根据燃烧条件,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结合在一起。为此,防火的基本措施是:1.控制可燃物;2.隔绝助燃物;3.消除着火源;4.阻止火势蔓延。
      (3)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4)火灾的定义
      根据国家标准(GB5907-85《消防基本术语? 第一部份》,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发生的灾害。
      (5)火灾的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GB4968-86《火灾分类》的规定,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6)燃烧类型
      燃烧有许多类型,主要是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等。
      (7)闪燃的概念
      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也就是说,液体可燃物表面会产生可燃蒸气,固态可燃物也因蒸气、升华或分解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这些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而形成可燃性气体,当遇明火时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闪光的现象。
      (8)闪点的概念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在低于某液体的闪点温度下,就不可能点燃它上面的空气和蒸气混合物。
      (9)自燃的概念
      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着火源的作用,靠自燃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叫做自燃。根据热的来源不同,物质的自燃可分为两种:一是本身自燃;二是受热自燃。本身自燃,就是由于物质内部自行发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受热自燃就是物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发生的燃烧现象。
      (10)爆炸
      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被称为爆炸。
      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1)物理爆炸:是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
      2)化学爆炸:因物质本身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
      (11)报警电话
       中国的火灾报警电话是119。

发表于 2013-8-29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2 14: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