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173|回复: 8

下班途中闲聊不影响工伤认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某在秀山某砂石公司从事装载机工作。2011年4月15日,王某下班回家,在途经一商店时偶遇曾经的同事田某,双方便闲聊了约一个多小时,此后则各自回家。当日19时许,王某驾驶的摩托车与一拖拉机相撞,王某死亡。后经事故认定,王某无责任。  而正是王某途中因闲聊耽误的这一个多小时,引发了王某家人与工作单位的分歧。王某家人向重庆市秀山县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人社局认为王某在下班途中与人交谈一个多小时,已经明显超出下班回家合理的时间,因此认定不属于工伤。后王某家人向秀山县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县政府维持了人社局决定。王某家人继而又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人社局的《工伤认定决定书》。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王某的情况是否符合“上下班途中”?一审法院审理后维持了秀山县人社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即王某遭遇交通事故不属于工伤。王某家人不服,向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经过审理,重庆市四中院撤销了秀山县人社局不予认定工伤的具体行政行为,并责令其三十日内重新作出。
  ■以案释法
  “合理时间”应从宽解释
  为何一审二审判决会有如此差异?重庆四中院的承办法官对此解释称,根据职工上下班路途的远近,使用交通工具的不同,考虑交通状况等因素,在合理的一段时间范围内均可以认为是上下班时间。即便职工在上下班途中从事了其他活动,如果该活动是职工日常生活必需的、合理的要求,且在合理时间内未改变以“上下班”为目的的合理路线,应当认定为“上下班途中”。王某下班后骑摩托车回家,属于正常的下班时间,途中遇朋友并与之交谈,虽然交谈时间较长,但属于生活中合乎情理的停留。王某在交谈后继续回家,也未改变其下班回家的路径。因此,王某在下班途中遭遇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情形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属于工伤。
  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刘俊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国外,相关社会保障是按照需要进行设计的,工伤和非工伤只在误工补贴上存在不同,其他待遇并无明显不同。而在我国,相关社会保障则是按照优惠权原则设计的,工伤作为一种优惠权,和非工伤待遇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这就导致劳资双方在工伤认定上都会特别“计较”。
  刘俊认为,鉴于我国社会保障尚不健全和成熟,应当在实践中对职工上下班的“合理时间”作出宽泛的解释,“工伤的发生原本具或然性,不宜在时间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上过于严苛,只要在合理范围内均应予以认定。”
发表于 2012-11-1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2-11-1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都不在了!多赔点又如何?!再多的钱也换不来人命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2 10: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