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289|回复: 4

公交司机猝死前踩下刹车 上海两年8名公交司机猝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3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晨,一辆行驶在途中的738路公交车突然停在古浪路上,久久没有启动,当班司机朱德龙昏倒在车厢里。然而,就在昏迷前夕,司机朱德龙在生命最后一刻,习惯性地踩下刹车,这一举动挽救了一车乘客和路人的生命。
  侧倒中踩下刹车踏板
  昨日6时50分,巴士三汽738路驾驶员朱德龙驾驶车号沪A-37492公交车(祁安路-南京西路)从祁安路终点站发出,车辆刚行驶过两站,在行至古浪路近真大路时,老朱身子斜倾突然昏倒,侧倒中他最后一个动作就是踩下了刹车踏板,将车稳稳地停在了路上,车上的乘客安然无恙。
  事发后,公交车内一位年轻的男性乘客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还有两位乘客上前将朱师傅扶到驾驶座上。不久,120急救车赶到将朱德龙送往就近的普陀区利群医院抢救,虽经全力救治,7时42分,朱德龙还是因突发心源性疾病猝死。
  昨晚,记者联系了利群医院,抢救室当班工作人员介绍,朱德龙是昨日7时05分被送到医院,登记册上显示“来院死亡”。
  昨日,738路公交车所在公司将事发车辆车头位置的监控录像调出,看到了上述情景。从这段录像看,当时车上的乘客并不是很多。巴士三汽公司希望能找到那位拨打了急救电话的年轻乘客,一方面对他表示感谢,另一方面也想详细了解事发时的具体情况。但截至记者昨日发稿,公交公司方面仍未与这位乘客取得联系。
公交驾龄3年工作踏实

  朱德龙师傅现年58岁,属于巴士三汽六分公司,原在运输服务社工作,2008年3月进公交,工作了3年多时间,平时工作默默无闻、踏实勤恳。
  据巴士三汽六分公司经理杨铁平介绍,由于平时公司长期加强驾驶员的规范操作培训教育,习惯成自然,朱师傅最后的动作很到位,“如果当时没有紧急刹住行驶中的车辆,就很可能冲到上街沿危及路人和车上乘客的生命安全。”
  据了解,朱师傅的家境一般,妻子已退休,女儿也已出嫁。今年6月,他刚进行过集团组织的体检,体检结果中并未发现明显异常。目前,738路公交车驾驶员一般是做五休二,每天上班时间不超过8小时。事发时,是朱德龙当天上班后开始跑的第一圈。
  老龄司机猝死时有发生
  公交驾驶员老龄化和公交可持续发展现状一直是长期存在的矛盾问题,公交一线驾驶员始终处于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和精神压力大的工作状况。
  公交驾驶员老龄化使得视力减退、三高、心源性疾病等普遍存在,一些老龄司机猝死也时有发生。两年多来,仅驾驶员猝死就发生了8起。去年11月16日,宝山巴士驾驶员陈乐平在行驶途中突感不适,他按照规程停车靠边,最后在乘客协助下被送到医院,终因突发脑溢血昏迷抢救无效死亡。
  据公交行业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目前巴士集团和浦东公交的15家公交企业现有驾驶员28428名;55岁以上为2337名,占总数的8.22%;对465份55岁以上驾驶员的抽样调查:患有各种疾病的占80.95%;要求提早退休的占68.10%。
建议公交司机55岁退休

  对于老龄驾驶员,公交企业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关心举措:自2010年起,巴士集团对公交职工实施一年一次体检制度,进一步改善巴士门诊部的医疗设施提高体检质量。同时,在下属公交企业建立了区域性医疗网点为公交职工提供价廉便捷的就近医疗服务。
  对于一些多病的老龄驾驶员,尽量安排到相对工作轻松的穿梭巴士线路,或担任场务、票务等。加快提升公交车辆技术含量,增加投入配备自动排挡的公交车,相对减轻驾驶员尤其是老龄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业内人士提议,是否能建立公交老龄驾驶员年龄标准及退出机制,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建议政府将公交驾驶员工种列为特殊工种,将55岁作为公交驾驶员法定的准许退休年龄,55岁至60周岁驾驶员可根据自己本人意愿、健康状况和公交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退休或继续聘用。

该贴已经同步到 快乐鱼哥的微博
发表于 2011-7-23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快乐鱼哥

杯 具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在水一方0510


    所幸车上无人伤亡,这个司机大哥走得也安逸
发表于 2011-7-23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劳动强度过大。
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
现在猝死的案例越来越多了,已经涵盖了各个行业。
发表于 2011-7-2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侥幸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16 1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