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77|回复: 0

女演员躯体化症状引热议 医生建议4种方法巧应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6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演员躯体化症状引热议 医生建议4种方法巧应对

2025-01-06 12:20:53 杭州网







近日,“95后”当红女演员发长文公布病情引发热议。她在文中这样描述自己的情况:2019年出现抑郁情绪,2021年感觉身上像有虫子在爬,2023年出现盗汗、惊醒、神经性耳聋等情况,2024年开始出现频繁干呕、眩晕、关节疼、颈椎疼等明显躯体化症状,体重曾一度降到36.9公斤。

什么是躯体化症状?为什么会产生?大众该如何自查、应对?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

浙江省中山医院心理康复科主任裴双义介绍,躯体化症状是指一个人在面临压力、紧张或恐惧情境时,身体出现一系列不自主的、与情绪相关的生理反应。这些反应往往与情绪症状相互交织,形成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现象。通俗来说,就是“情绪过载”后形成抑郁症,再由抑郁造成躯体表现。

“门诊中遇到过很多病人,出现胃痛、气急、头痛、心悸、胸闷等各种情况,跑遍各大科室做检查,结果却显示一切正常。其实,这里存在一个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就是造成身体不适的根本原因是情绪。当人的心理压力过大时,情绪问题就有可能被‘转化’为身体不适。”裴双义补充道,身体会最先觉察情绪痛苦。当身体无法承受心理情绪上的痛苦时,焦虑、抑郁便开始躯体化,可能会出现这16种躯体化症状:手抖,头痛,习惯性抿嘴和咬紧牙关,失眠,手麻脚麻,出现撕嘴皮、抠掉痂等控制不住的小动作,身体冻结反应(明明一大堆事,身体却完全动不起来),胃疼,脑雾(大脑好像停滞了,集中不了注意力),报复性消费,耳鸣,头重脚轻,胸闷心悸,浑身酸痛,喉咙有梗塞感,极度疲劳不想动。

裴双义提醒,当发现自己或身边人出现上述躯体化症状时,有4种应对方法: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穿越情绪迷雾,找到问题症结;适度运动可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让人心情愉悦,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酒精、咖啡因等摄入,尽量保证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入睡和起床,规律的作息有利于帮助身体内分泌系统保持平衡,减少因激素紊乱引发的躯体化症状;定期释放情绪,试着把内心的感受说给信任的人听,如果无人可说也可以选择写“情绪日记”,把每天的感受、经历、情绪变化写下来,有助于梳理、释放情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5-5-9 05: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