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788|回复: 2

"沉默的大多数"在揭留守之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9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安徽临泉县警方调查,当地一名农民在接近17年的时间里,强奸116人(38人未遂),多数还并行实施了抢劫,而受害者多为留守妇女,大多保持沉默。(4月18日新京报)
    众多受害的妇女不过是留守之痛的一个缩影。在乡村留守的大背景下,他们保持沉默并不难理解,一者报警后随着事情的公开,她们可能遭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二者,即便报警之后抓住了行凶者,可是以后呢?留守仍会继续,乡村仍难以设防。于是,这更像是一道无解的方程,映照出乡村留守之痛。老人、妇女和孩子,他们构成了留守的主体。
    留守之痛背后受伤的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本该宁静的乡村生活,或许还有更多。随着改革开放后涌起的打工潮,乡村留守者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同时,留守之痛以及伴随的各种问题,越来越明显。
    打工,是为了多赚一点钱,为了生活得更好一点的梦想,在地区发展不平衡之下,这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但现实的残酷在于,硬币的背面是道不尽的留守悲情,老人生活的困难,妇女的尴尬,儿童成长的苦涩,几人能解其中的味道?由此,虽然表面上打工多赚了钱,廉价劳动力为产品提供了低成本的优势,但我们似乎也已经很难讲清外出打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冲击与改变,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留守之痛有无化解之道?至少,我们应该努力减少因为留守造成的痛感,看到迁徙的打工者背后,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户籍政策等原因,所造成的另一面的乡村镜像。首先,最理想的结果是地区发展日趋平衡,人们在家乡附近也能够打工赚钱,拥有一定的生活水平,可以边打工边照顾家庭,就不用再外出千里打工赚钱,也就不再有留守。另一方面,则是应该尽快打破户籍政策限制,剥除户籍福利,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让进城的农民工子女等也能享受同等的教育条件,等等。若只是加强巡防治安等,恐怕治标难治本。□丁洪先
发表于 2011-4-23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吁政府尽快改变现状
发表于 2011-4-2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应该为这些妇女找点出路,无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7 23: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