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032|回复: 1

化学性皮肤灼伤的治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8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YF0534 于 2011-4-18 20:21 编辑

l.迅速移离现场,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碱性物质污染后冲洗时间应延长,特别注意眼及其它特殊部位如头面、手、会阴的冲洗,灼伤创面经水冲洗后,必要时进行合理的中和治疗,例如氢氟酸灼伤,经水冲洗后,需及时用钙、镁的制剂局部中和及治疗,必要时用葡萄糖酸钙动、静脉注射。
2.化学灼伤创面应彻底清创、剪去水疱、清除坏死组织。深度创面应立即或早期进行削(切)植皮及延迟植皮。例如黄磷灼伤后应及早切痴,防止磷吸收中毒。
3.对有些化学物灼伤,如氰化物、酚类、氯化钡、氢氟酸等在冲洗时应进行适当解毒急救处理。
4.化学灼伤合并休克时,冲洗从速、从简,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5.积极防治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1)清创后,创面外搽1%磺胺嘧啶银霜剂(磺胺过敏者忌用)。
(2)伤后3天内选用青霉素,预防乙型链球菌感染。
(3)大面积深度灼伤、休克期病情不平稳或曾经长途转运或合并爆炸伤或创面严重感染、不易干燥、有出血点、创缘明显炎性浸润,伤后第二天即应调整抗生素,选择主要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生素如氨苄、氧哌嗪青霉素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必要时联合应用一种氨基贰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等),并兼用抗阳性球菌的抗生素。若有继续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根据药敏重新调整抗生素。
(4)植皮手术前创面培养分离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必须术前和术后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
(5)灼伤后期引起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是金葡菌,故应选择对金葡菌敏感的抗生素,但大多数对青霉素耐药,常用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P12)或头孢菌素(第一代如头孢氨节、头泡唑啉、头孢噻吩),但仍不能忽视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可能性。
(6)关于重症感染中抗生素的应用,一般原则为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加一种氨基糖贰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较为合适,具体用药方案应取决于致病菌种类和药敏试验。

发表于 2011-4-18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操作规范要掌握,安全生产,不容迟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2 19: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