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933|回复: 1

“聚”与“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8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择度过一个节日,其实无形中就是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中国人,每个人都是恋家的。异地经商、求学,或是“宦游人”,都是被迫无奈之下选择离家,于是归家就成了游子们最大的心愿。然而那些在家团聚的人们呢?在节日到来之前,大人们早早地就开始置办各种物品,准备大摆宴席,这样下来既劳心又费力;小孩子在收获了新衣、零食和零用钱的同时,也担心着大人的叮嘱。一旦节过完了,当然有满心欣喜的快慰,但同时也留下了无尽的疲惫感。说到底,还是缘于一个“聚”字——它在中国人心底缠绕了几千年。
    “聚”一字还包括了“孝敬老人”、“多子多孙是福”等更多的传统习俗。但久而久之,过分追求团聚就演变成了一种模式,甚至是演变成一种负担,使中国的节日在喜庆的气氛下笼罩着一层浅淡的畏惧和伤感,这从大年夜空荡的街景可见一斑。
    可是有趣的是,西方的过节方式恰恰是一个“散”字的诠释——男女老少纷纷离家外出,分散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营造起众人尽情狂欢的奇景。于是疲惫了数千年的中国人开始纷纷效仿,这才渐渐摆脱了“聚”字加于内心深处的桎梏——原来大家可以不分彼此、不必拘泥于形式,不再为别人而活,居然可以这般恣意、这般释放,在“散”的洒脱中尽情寻找快乐的真谛。
    “聚”是不能丢的,“散”又何尝不是呢?我们只是在原本单一枯燥的生活方式中注入了新鲜的元素,从而获得了一个新的节日形式。但是切记在感受“散”的快乐时,一定勿忘传统、勿忘根本,在聚和散的平衡中收获完美的生活。
发表于 2011-1-28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4 15: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