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思乡采剧毒菌子与工友分享,纷纷中毒进了医院钱江视频
2025年07月17日 11:22:21
0人参与0评论
[backcolor=rgba(96, 96, 96, 0.8)]Loaded: 100.00%
Picture-in-PictureReplay[size=1em]Current Time 0:10
[size=1em]/
[size=1em]Duration 0:10
FullscreenMute[backcolor=rgba(115, 133, 159, 0.5)]
[backcolor=rgba(40, 40, 40, 0.8)]2s
自动播放
前不久,在浙江诸暨务工的阿力,因为想念家乡的“菌子鲜”,于是上山采蘑菇。收获了满满一箩筐,热情的阿力还喊来工友一起分享。没想到吃完后几人上吐下泻了一晚上。第二天,几人症状加重,被送到医院。几人中有个别症状稍轻,另外几人被转进了重症监护室进行血液净化、解毒、护肝降酶等治疗。 化验报告显示,几人的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数值急剧上升,超正常人的5倍以上,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也越来越严重,幸好经过医院紧急抢救,几人转危为安。 钱江视频记者从诸暨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经专家辨认,这几名患者食用的可能是亚稀褶红菇,一种剧毒蘑菇。简单来说,亚稀褶红菇的典型特征为:“灰帽子(菌盖)、灰裤子(菌柄),伤变红(受伤变红后不变黑)”。因与老百姓经常采食的“火炭菌”(稀褶红菇、密褶红菇)极为相似,且经常生长在同一环境,极易误采误食。 钱江视频查询获悉,亚稀褶红菇中毒潜伏期短,一般为10分钟到2小时,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患者会发展为横纹肌溶解,肌酸激酶急剧上升,并伴随肌痛、乏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有些患者还会出现酱油色尿,严重者会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疾控部门提醒,不要捡食野生蘑菇!如发现疑似毒蘑菇中毒,患者应及时就医。如果有食用的野生蘑菇图片或剩余的蘑菇样品,请一并带到医院,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毒蘑菇种类和中毒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