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ize=1.24444]青岛:一根睫毛“翘”动百亿产业
[color=rgba(34, 34, 34, 0.5)]qd.ifeng.com 2025年07月09日 22:24
[size=0.8]“颜值经济”时代,美妆产品正逐渐成为“必需品”。
[size=0.8]而平度,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不仅盛产二十余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近年来假睫毛产业更是做得鱼如得水。
[size=0.8]正如“睫毛娘娘”傅静所说的“全球每卖出10副假睫毛,就有7副产自平度!”这座小城以“两步一厂、四步一点”的产业密度,每年向全球输出数百亿副假睫毛,撑起了全球美妆市场的半壁江山。
[size=0.8]在平度,假睫毛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年产量更是分别占到全国市场的80%、全球市场的70%。平度正在将一根根小小的假睫毛,编织成连通世界、富民强市的“金纽带”。
[size=0.8]追根溯源,平度假睫毛产业的历史脉络深植于20世纪70年代的乡土智慧。
[size=0.8]当第一批韩国睫毛企业在青岛开设工厂,敏锐的平度人迅速学习技术,将生产工艺带回家乡。最初的生产形态极为原始,是通过家庭作坊散布在民房车库,女工们围坐一起完成贴毛、点胶等手工工序。正是这些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size=0.8]进入90年代,假睫毛产业迎来第一次跃迁。睫毛加工点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村镇,形成“家家有工坊,户户做睫毛”的盛况。
[size=0.8]平度大泽山镇作为产业发源地,带动周边26个村庄发展小微企业150余家、家庭加工点500余个。产业生态随之延展——包装、机械、胶水等配套行业应运而生,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田间地头悄然成型。
[size=0.8]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在传统模式下,其发展很快遭遇瓶颈。一副睫毛制作所需的人工成本占比居高不下,产业链中游环节开始外流,平度被推上了产业升级的十字路口。
[size=0.8]面对转型压力,平度开始选择了从创新技术突围。在企业生产车间里,卡毛机、上卡机、涂胶机等智能设备逐渐取代了传统人工——关键技术突破使40%的生产流程实现自动化,原材料加工等上游空白被成功填补。
[size=0.8]在平度市政府的规划蓝图中,睫毛产业已被赋予城市发展引擎的使命,也为其在科技赋能上持续加码。
[size=0.8]2025年4月,青岛联通与产业园区签署战略协议,打造“技术+场景”智慧服务生态,使其公共区域5G无缝覆盖支持直播带货突破流量瓶颈;AI周界监控构筑安全防线;水电费一键缴纳节省行政成本。这些新基建使传统睫毛产业向“数字品牌经济”华丽转身。
[size=0.8]发展至今,平度成为山东省乃至全球最大美妆睫毛生产基地。据初步统计,平度市美妆睫毛在全球70%的份额中,日韩的销售占到10%,欧洲占15%,南美占10%,北美占25%,中亚占5%,非洲占5%。近年来,国内市场更是增长迅速。
[size=0.8]作为平度百亿级的产业集群,也为其推出财税优惠、电商培育、人才引进等政策,加快“两园两基地”发展,以园区平台突出产业集聚优势,扶持产业做大做强。
[size=0.8]通过打造“两园两基地”(即: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美妆配套产业园、大泽山与旧店生产加工基地),平度构建起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品牌营销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2025年初,青岛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正式投用,聚集了160家入驻企业,带动上下游280家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五分钟产业生态圈”。
[size=0.8]在品牌建设方面,平度实施“1+N”品牌战略,即以“中国睫毛之都·平度”区域品牌为依托,培育地方企业N个自有商业品牌,并通过品牌集群,由代加工基地向产、供、销一体化方向转型,提升平度睫毛产业价值,为区域品牌赋能。
[size=0.8]平度的蜕变印证着县域经济的突围路径。当一根睫毛“翘”动百亿产业,这座北方小城正在全球化分工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坐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