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登录
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返回首页

zhuchengjun的个人空间 https://www.anquan.party/?74273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班组长安全意识提升与管理标准化-祝成军主讲

已有 957 次阅读2016-3-10 09:35 | 班组长安全管理, 祝成军

课程背景:

班组长作为兵头将尾,是企业贯彻制度的桥梁与纽带,是生产现场的直接指挥者和组织者,也是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班组长安全管理技能提升,对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安全政策与制度的落地,将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本课程为咨询顾问团队独家研发,是帮助企业的班组管理落地的一门系统课程。

课程中,不仅仅讲授班组长安全管理的要点,介绍先进安全管理理念和实用方法,更注重学员的参与和互动,引导学员融入课程,循序渐进将学员引入全新的管理领域。培训过程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实际案例分析总结、实战演练等方法,帮助学员提高意识、树立信心、增强技管理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课程目标:

1.          明确班组长安全管理职责

2.          掌握班组安全管理必备技能,帮助班组长提升日常管理能力

3.          掌握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工具

 

课程设计:

1.        培训方法:关键知识点讲授、案例分析研讨、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培训游戏、问题讨论与总结、关键技能演练、视频分享等

2.        培训对象:班组长、班组骨干等

3.       培训时间:2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班组安全管理的全面认识

1.      事故的损失与安全管理现状

2.      案例:中国的“马路战争

3.      班组安全管理的特点

4.      案例:一起本不应该发生的安全事故及其影响

5.      别把豆包不当干粮:班组长在安全管理管理中的重要性

6.      班组长安全管理中的四大角色

7.      班组长安全管理职责

8.      班组长在安全管理中的四大误区

9.      什么是正确安全意识?

10.  案例:史上最牛的校长

11.  你真把安全第一了吗:预知危险,控制风险

 

第二部分:班组作业风险的动态管理(独家研发:快速风险评估法)

2.1   风险管控的意义:制定事故防范措施

2.2   确定优先考虑的危险源辨识的岗位

2.3   危险源辨识的团队组成

2.4   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划分的两项工作:例行工作、非例行工作

2.5   工作步骤或内容的正确描述方式

2.6   练习:正确划分并描述作业步骤

2.7   风险识别,风险的主要四种形态

2.8   风险起因(即危险源辨识)的实施要领

2.9   危险源辨识的两个要点:寻找一切潜在风险、后果与危险源呈因果关系

2.10    演练:简图识别潜在风险

2.11    快速风险评估法运用

2.12    危险源控制对策制定的两个步骤

2.13    危险源控制对策制定的四个方法

2.14    控制对策的制定要领

2.15    绘图练习:班组风险动态管理图

 

第三部分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编制与作业现场安全目视化

3.1   安全操作规程编写的转换方法

3.2   安全规程中的要点的两种表达方式

3.3   安全规程与理论知识考核的关系

3.4   作业现场常见的三种安全色与安全标识

3.5   安全标识的排序

3.6   单点安全标识与多点安全标识的设计

3.7   标识设计的“两点三面”原则

3.8   道具练习:设计一套岗位安全标识

 

第四部分 班组安全培训与安全活动实施技巧

4.1   岗位安全培训的实施四步法

4.2   班组安全培训的实施五大特色

4.3   OPL一点教育的实施原则

4.4   OPL实施的三个“一”技巧

4.5   演练:班组一点教育教材编制

4.6   班组安全培训特色一:巧用案例

4.7   班组安全培训特色二:巧用情感教育

4.8   班组安全培训特色三:现场实践式教育

4.9   班组安全培训特色四:脍炙人口的顺口溜

4.10    班组安全活动的四大误区与“无用功”现象

4.11    班组安全活动的三大意义

4.12    班组安全活动的常见五种形式

4.13    班组安全活动策划的四个要求

 

第五部分 班组安全检查与行为安全管理

5.1   安全检查的意义

5.2   班前、班中安全检查的四大内容

5.3   班后安全检查项目

5.4   OICAS隐患快速识别方法:观察、识别、沟通、对策、标准化

5.5   安全观察的五大方位与五大对象

5.6   安全隐患的正确描述方法

5.7   安全沟通的目的与标准话术

5.8   行为安全管理的要点

5.9   角色扮演: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的沟通

5.10    标准化的目的:保持隐患不再重复发生

5.11    标准化的三个关键词:改善、标准、检查

 

第六部分 班组安全绩效管理

6.1   案例:是魔鬼还是天使

6.2   安全管理中的目标与责任

6.3   班组成员安全管理中的KPI设定

6.4   班组绩效动态管理工具:管制图绘制

6.5   练习:管制图绘制

 

第七部分班组事故管理

7.1   研讨:事故是如何发生的

7.2   海因里希法则的事故管理启示

7.3   事故前兆理论:事故三大前兆与班组事故管理

7.4   小隐患、虚惊、小事故管理流程

7.5   严重安全事故的管理流程

 

第八部分 班组日常安全管理

8.1   班组长一日管理基本模型

8.2   班组班前班后会实施要领与误区

8.3   班前会的四大内容

8.4   班组交接班实施要求

8.5   班组安全改善工作的三个实施时机

8.6   班组安全改善活动的四个原则

 

第九部分:班组安全管理知识竞赛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 册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7 18: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