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 发表于 2011-4-13 16:49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顺序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顺序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几方面进行。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一)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
  (二)总平面布置
  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贮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三)道路及运输
  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四)建构筑物
  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五)工艺过程
  1.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2.对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
  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可利用各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例如,原劳动部曾会同有关部委制定了冶金、电子、化学、机械、石油化工、轻工、塑料、纺织、建筑、水泥、制浆造纸、平板玻璃、电力、石棉、核电站等一系列安全规程、规定,评价人员应根据这些规程、规定、要求对被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
  3.根据典型的单元过程(单元操作)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典型的单元过程是各行业中具有典型特点的基本过程或基本单元。这些单元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已经归纳总结在许多手册、规范、规程和规定中,通过查阅均能得到。这类方法可以使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比较系统,避免遗漏。
  (六)生产设备、装置
  对于工艺设备可从高温、低温、高压、腐蚀、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等方面进行识别。
  对机械设备可从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等方面进行识别。
  对电气设备可从触电、断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等方面进行识别。
  另外,还应注意识别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如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等
  的危险、有害因素。
  (七)作业环境
  注意识别存在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粉尘及其他有害因素的作业部位。
  (八)安全管理措施
  可以从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识别。

彳亍 发表于 2011-4-13 17:26

救命来了

YYF0534 发表于 2011-4-13 18:29

喜羊羊 发表于 2011-4-13 19:22

回复 2# 彳亍


   救谁的命?:L

yangguwu 发表于 2011-4-13 22:28

顶!

wh110 发表于 2012-1-8 14:45

关键是发动员工广泛参与!

散步 发表于 2012-5-16 21:29

!!!!!!!!

beiguobaixue 发表于 2012-6-1 14:59

学习学习,谢谢楼主无私分享!!!

jswyb126 发表于 2012-6-5 19:39

好东西,学习学习

0712slj 发表于 2012-6-7 23:03

回复 1# 喜羊羊


    学习了

wiaq123 发表于 2013-5-15 19:33

好东西,学习了

胡彦斌2013 发表于 2013-9-18 13:14

貌似在哪里见过,注安培训书上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