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 发表于 2011-1-20 12:40

最新国外SOP标准作业指导书案例分析

本帖最后由 喜羊羊 于 2011-1-21 12:47 编辑


最新国外SOP标准作业指导书案例分析


SOP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定义: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那么构成一个加工工序的内容有什么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你要把一个半成品放到机器上,加工出某个形状,那这个过程包含了哪些内容:首先,应该是"产品",这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其次,工具或者设备,我们借由它来完成这个加工过程;其三,一个加工步骤不会只有一个动作,至少,我们要拿到工件,要把工件放到机器上,要对刀,要加工,加工后要检查一下质量,要把完成的工件放到容器里等待下一个工序来取用,所以,这个其三就是动作的分解;其四,动作是一个过程,所以动作除了动作的内容之外,还有一个时间因素,这是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

通过以上这个描述,基本上把标准作业指导书或者工艺卡(国内很多企业称为工艺卡)的内容给概括了。

第一张图是国内一家工厂的工艺卡,它的特点是把加工操作的动作给分解开了,有动作的名称,动作的详细说明,动作所需要的工具,动作的时间。基本上,也包含了上面所说的规范加工工序的内容了。
http://www.s5s.com.cn/img/mail/sop%20china.jpg
第二张图是国外一家企业的标准作业指导书(Standard Operation Sheet),大家可以看到,除了以上工艺卡的内容之外,还包含了别的一些内容:
http://www.s5s.com.cn/img/mail/sop%20foreign.jpg

1、产品的图片,这是视觉上的一个标准;

2、加工动作以时间来衡量时,被分为三个种类:

第一类是Man Time,也就是人工时间,你拿起工件,把工件装到夹具里,装刀,拿尺子测量工件……,等等,这些动作都是Man time。注意,这些动作没有改变任何工件的形状,那说明什么?这些是不增值的动作!

第二类动作是Auto Time,即机器自动运行加工的时间。机器加工的时间当然就是改变了工件的形状,使一个半成品向成品靠近了一部。这就是精益生产里说的增值的时间。当然,机器运行的时间还包括抬刀、下刀还有刀具在工件上进行切、削、钻、镗等动作,所以机器的运行里还是可以进行细分的,也是有些动作增值,有些不增值。所以这跟加工的步骤或者数控机床的编程有关。有些编得不好的程序会造成加工时间很长,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加工过程中不增值的部分太大。

第三类动作是Walk Time,即工人走动的时间。
为什么要把加工步骤里的时间这样分类?就是为了区别增值的与不增值的,区别可以省略的不增值动作与不可省略的不增值的动作。有了这个时间区别,就可以启动精益生产方式里一直要做的事,就是把可以省略的不增值的时间去掉。这可是缩短生产周期的窍门。

3、一个布局平面图。在这个图里,把人活动的流程给画出来了,提示你不要乱走。

4、有质量检查的要点提示。
以上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国外的指导书更美观,更细致,而且根据这个文件,可以进行不断地改善,办求更好的质量、更短的加工时间。
每个企业的标准指导书内容各异,本文仅供参考,希望国内企业的SOP能做得更好,更能促进生产,解决问题。从国外普遍的情况来看,标准作业指导书要放置在工位文件展示架(标准作业指导书展示架),这个展示架要放在工位附近,为什么?减少工人走动的时间来看这个文件。使用这个展示架,也让文件分类保管,容易查找,不易遗失,这也是5S活动的要求。
记得,努力消除不增值的动作。因为这不给企业带来任何利润。
S5S工业站在世界工业的前沿,在中国传播精益生产与5S活动的思想与方法,并提供配套工具。不断创新,不断改善。让我们一起进步。

漂水上 发表于 2013-3-8 12:58

工业化时代,什么都在程序化,细化!

haopeng123cn 发表于 2013-3-14 09:20

在许多大企业,工艺卡片、程序、流程都是非常,但执行情况就不好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新国外SOP标准作业指导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