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 发表于 2011-1-10 14:30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试运行工作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试运行工作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试运行工作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试运行目的:
  1、            全部17个要素的功能都应得到保持;
  2、            监测不可容许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是否充分和有效;
  3、            学会运用PDCA的机制开展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4、            发挥体系三级监督保障机制的功能与作用;
  5、            建立体系运行和有效性证据。
  6、            
  二、试运行要求:
  1、            进行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发布,含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次作业文件(含应急预案)等。发布的文件要进行编号、履行审核、批准手续,要加盖“受控”标志,并按照文件资料控制要求进行发放,同时做好文件发放记录。
  2、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发布后15日内,各单位、各部门应组织全体人员完成对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地学习,并按照要求做好学习记录。通过学习,应初步了解并掌握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总目标、本单位或本部门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分目标、本单位或本部门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职责、本岗位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及不可容许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并明确控制措施和掌握应急方法、以及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与本单位或本部门有关的其他要求。有可能的话,建议组织一次全员考试,以促进全体员工对体系的了解和掌握。
  3、            各单位、各部门应认真按照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相关要求,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单位、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相关文件,包括各二级单位/分厂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职责的进一步分配与落实。
  4、            在试运行期间,各单位、各部门应认真按照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相关要求,做好管理体系运行的相关记录。特别提示: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完成本单位、本部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登记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结果登记表(分污染物排放和资源能源消耗两部分)、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法律法规清单及文本、体系培训学习记录、受控文件清单、体系运行记录清单(要明确记录的保存地点和保存期限)等以前没有的记录。
  5、            在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试运行两个月左右,开展一次完整的涉及管理体系所有部门的内部审核。
  6、            内部审核结束并且所开出的不符合项全部有效整改完毕后,开展一次管理评审。
  7、            试运行满三个月,并且完成了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可向认证机构正式提交认证审核申请书,启动外部认证审核。
  三、试运行注意事项:
  1、            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工作与已有的各项实际工作相结合,避免“两张皮”现象。每个人尤其是管理人员应明白:日常工作必须执行体系文件的要求。
  2、            对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要根据体系文件有关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规定进行整改,并跟踪验证其效果,并做好记录。
  3、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注意发现体系文件的规定与实际工作不相符的问题,如职责不清、文件不明确、文件可操作性不强等,应根据信息交流的规定及时向体系管理部门提出修正意见或建议。
  4、            体系所涉及的所有部门和全部十七个要素均要运行一遍。
  四、本次内部审核基本要求:
  1、基本要求:
  组织工作----审核组长任命、内审工作组织、内审前宣传氛围、对受审核部门要求等。
  文件工作----预先编制好内部审核计划(涵盖所有部门及全部17要素)并下发各受审核部门;内审小组预先准备好审核工作文件:现场审核检查表、首末次会议签到表、不符合报告表、不符合项分布表等。特别提示:审核组成员根据审核任务的分工应提前编制好各自的现场审核检查表。
  2、审核方法:访谈、查阅文件资料和记录、现场查看。
  访谈----领导层(含高层领导):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与目标制定、理解和贯彻;体系管理思想;建立体系的目的或意义;体系运行情况;不可容许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情况;人财物资源保障情况;岗位职责;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等主要法规。
        访谈----操作层:方针了解、本岗位安全与环境职责、本岗位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及控制要求、紧急或意外情况相关知识的掌握、本岗位作业规程或作业文件了解等。
  3、            内审流程:指定审核组长、组建审核组→审核组长制定审核计划→编制审核工作文件(首末次会议签到表、现场审核检查表、不符合项报告单、不符合项分布表等)→开展现场审核(首次会议、现场抽样审核、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审核结果汇总、末次会议)→不符合项的整改(原因分析、提出有效的纠正及预防措施并完成、审核组跟踪验证)→审核组提交审核报告并下发各受审核单位/部门。
  4、
  2、
  4、17要素初次审核要点(本次内部审核针对各部门、各二级单位的最基本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环境方针):方针的制定是否符合审核标准的要求;方针是否传达给员工并组织学习,员工是否了解方针内涵,在本部门如何落实方针的要求;有相关方的部门如何将方针传递给外部相关方;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总目标是否在本部门进行了分解。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环境因素):是否有危险源辨识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清单,辨识结果是否全面,不可容许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是否合理,针对不可容许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是否有控制计划并予以落实。
  法规和其他要求(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是否有最新适用的法规清单及文本,是否予以传达并组织学习,法规获取途径及频次是否满足要求,获取的法规是否进行了适用性评价。
        
  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目标、指标和方案):是否有针对不可容许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制定了目标并目标的制定符合标准条款要求;是否
  有针对目标制定的管理方案,管理方案是否有责任部门、技术措施、财力要求、完成时间等。
  结构和职责(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所有部门职责是否均有完整描述,并有组织机构图和职能分配表。
  培训、意识和能力(能力、培训和意识):
  针对全员是否有能力鉴定标准,培训计划(特别是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关键岗位培训、应急培训)的制定是否全面并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培训是否有实施和考评记录。
  协商和沟通(信息交流):是否有员工权益保障机制、内外部重要信息传递途径是否畅通、员工及外部相关方的建议和抱怨是否能及时得到解决和答复。
  文件(文件):
  文件的完整性和符合性、逻辑性与协调一致性、结构和层次合理性、可操作性和最小化及文件的查询途径是否清楚,文件的范围及体系覆盖的范围是否明确。
        
  文件和资料控制(文件控制):是否有受控文件清单、有收发文记录、有效文件是否有审核及批准人签字、关键岗位是否均能得到文件、文件的查阅是否方便、文件的定期评审及作废文件的处理是否满足要求、其他。
  运行控制(运行控制):与风险有关的活动及重要环境因素是否均有文件予以指导并予以实施:含生产过程及现场安全环境控制、设备运行及检修安全环境控制、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消防管理、危化品管理、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外部相关方安全环境管理、女工和未成年工管理、职业危害控制、安全卫生与环保设施管理、新改扩项目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污染物排放及资源能源消耗控制等。
  应急准备和响应(应急准备和响应):针对重大紧急情况是否均有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内容是否能满足要求,应急预案是否组织了演练和评审。
  绩效测量和监视(监测和测量):
  是否对目标与管理方案进行了监测、日常运行控制的监测是否有遗漏、日常安全与环境隐患是否有检查记录、员工是否定期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环境因子的监测是否满足要求、针对事故事件是否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监测设备是否定期进行了检测并有记录等。
  绩效测量和监视(
  合规性评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是否进行了符合性评价。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对事故事件是否按要求开展了调查、处理、纠正和预防;对不符合是否进行了原因分析、有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予以落实。
  记录和记录管理(记录控制):记录清单是否清楚(有标识、有保存地点、有保存期限)、记录填写是否规范、过期记录是否按要求进行处置。
  审核(内部审核):暂无。
  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暂无。
  五、本次管理评审基本要求
  评审目的 :针对GB/T28001:2001和GB/T24001:2004的各项要求,全面评价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拟定改进方案,确保其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形式:会议。
  参会人员:公司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及其他高层领导、安全环保处、公司各机关部室负责人、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
  评审内容 :总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和目标的实现程度;人、财、物等资源保障的充分性;不可容许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效果;重特大安全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内部审核结果;外部相关方的信息及抱怨;针对问题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完成情况;客观环境变化情况及持续改进的要求;下阶段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及其他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
  会议安排 :总公司总经理(最高管理者)主持会议;总公司管理者代表报告总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总体运行绩效;总公司安全环保处报告内部审核报告、法规符合性报告、不可容许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及有关安全环境事故处理情况报告;总公司各机关部室和各二级单位分别报告本部门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绩效;针对上述报告开展讨论、总结,提出下一步改进意见和工作要求。
  管理评审流程:制定管理评审计划,签字后下发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管理评审工作文件(管理评审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表、体系各项汇报报告等)→实施管理评审→提交管理评审报告并下发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整改、落实管理评审会议提出的问题及要求。
  六、迎接外部认证审核应做的准备工作:
  初次外部认证审核分为一阶段审核和二阶段审核两个过程。
  一阶段审核主要目的和内容:
  验证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与审核标准的符合性、覆盖性、可操作性以及逻辑一致性;验证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策划的符合性----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的充分性、评价的合理性、不可容许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策划的有效性(含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的策划、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法律法规的获取、目标与管理方案的制定等);验证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可信性;验证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可信性;了解并收集企业基本信息、安全和环境管理现状、作业规模大小;确认体系认证审核范围;为二阶段正式认证审核做准备。
  注1:一阶段审核所涉及的部门是抽样,但公司高层领导访谈、公司安全环保处、人力资源部等主要部门及部分二级单位不可少。
  注2:一阶段审核只开具问题清单,不开具不符合项报告,但必须在第二阶段审核之前整改完毕并提交给认证机构后方可启动二阶段审核。
        
  二阶段审核主要目的和内容:
  验证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体系文件所写的、审核标准所要求的、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有没有做,做了以后是否有效),并决定是否通过现场认证审核、推荐颁发认证证书。
  注1:二阶段审核可能会涉及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及二级单位。
  注2:二阶段审核将根据审核发现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并根据不符合项报告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通过现场认证审核、推荐颁发认证证书。
  外部认证审核方式与方法:
  审核方式:一般以部门或单位为主线,贯穿体系全部17要素开展审核。
        审核方法:人员访谈、查阅文件资料和记录、现场查看。
  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等高层领导访谈可能会涉及的内容: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与目标理解和贯彻、体系管理思想、建立体系的目的或意义、体系运行情况、不可容许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情况、人财物资源保障情况、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担负的主要职责、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相关情况、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等主要法规的了解。
  部门领导层访谈可能会涉及的内容: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与目标理解和贯彻、体系管理思想、建立体系的目的或意义、本部门体系运行情况、本部门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控制情况、本岗位职责、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不符合项整改情况、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等主要法规的了解。
        操作层人员访谈可能会涉及的内容:方针了解、本岗位安全与环境职责、本岗位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及控制要求、紧急或意外情况相关知识的掌握、本岗位作业规程或作业文件了解、体系基本知识等。
        
  迎接外部认证审核应做的几项准备工作:应提前做好宣传工作 ;应做好后勤接待工作 ;应做好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资料和体系运行记录的准备工作。


喜羊羊 发表于 2011-1-10 14:35

本帖最后由 喜羊羊 于 2011-1-10 14:36 编辑

http://bbs.safehoo.com/thread-10389-1-1.html

论坛在评选2010年优秀版主,请各位抽出一分钟去支持一下,

如果投给我,本人将不胜感激,

如果不投给我,说明我还有不足之处,同样是感激大家指出不足,呵呵,我将一如既往的努力为大家服务!

谢谢

guqq1231 发表于 2013-3-7 17:10

好东西啊 谢谢分享了

guqq1231 发表于 2013-3-7 17:10

好东西啊 谢谢分享了

doris318 发表于 2013-3-26 23:50

谢谢楼主!

bucong 发表于 2013-3-29 21:11

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试运行工作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