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xianjing 发表于 2016-7-23 07:30

徘徊十字路口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该何去何从

随着安全生产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安全生产自治、互治、共治的模式逐步形成。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被喻为政府的智囊、业界的权威。但由于绝大多数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尚处于起步阶段,受政策不完善、市场不成熟等因素制约,发展之路道阻且长。徘徊于十字路口的注安所,若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其本身不断拓宽工作视野,提升专业能力。政府也应尽早出台相关管理办法,使得政策更加明晰,管理更加规范。  “我们是北京市第一家用注册安全工程师命名的事务所。”北京启迪智信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陈薇提起两年前事务所刚建立,还是掩不住地骄傲。  2014年3月,在北京市安监局的努力下,第一批经工商登记并在市安全监管局备案的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注安所)正式挂牌营业。  作为北京市重点培育的安全生产生力军,注安所仅用两年时间,就由当初的14家,发展到现在的28家。虽然数字翻倍了,但面对北京市几十万家企业的市场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把这一新兴事物扶上马,送一程,北京市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政府购买服务 搭建平台  随着北京市安全生产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该市多元化主体参与安全生产自治、互治、共治的模式逐步形成。目前,北京市安监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实施重点项目,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近1.5亿元,制发文件明确购买服务的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并在房山、顺义等4个区和首钢、顺鑫农业等10个企业建立了推动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试点。  “为了响应政府简政放权的号召,北京市安监局将一部分职能借助市场手段加以实现。”陈薇介绍说,“政府向注安所等中介机构购买服务,让注安所参与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协助进行标准化核查、隐患排查,并参与到‘一企一标准,一岗一清单’活动中。”  此外,北京市为使注安所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主发展”,未来还将组织开展安全论坛、学术交流、技术推广、示范工程创建等活动,宣传和推荐注安所。同时政府搭建平台,组织、引导注安所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社会知晓率,并通过网站、微信等新媒体,持续加大宣传力度。  目前,北京市经工商登记并在安监局备案的注安所共有28家,其中不乏像启迪智信这样的老牌安全技术服务机构,还有一批新成立的注安所。它们与政府的合作模式不大相同:大一些的注安所有成熟的客户资源,同时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安全生产项目,能够稳步发展;小的注安所仍处于事业起步阶段,主动开拓市场的意识不强,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对政府的依赖相对比较严重。  安全中介市场 趋于稳定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加上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涌现出来。国家对小微企业提出了实现安全标准化的要求,北京市也要求5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备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或助理注册安全工程师,这给注安所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机会。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仿效国际先进做法,对小微企业实行安全托管,是下一步注安所发展的方向。但这无疑需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以及政策层面的推动。  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当下,利润缩减和安全成本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政府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虽然对安全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因为做好隐患排查需要停工,整改隐患更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时间,所以很多中小微企业为频繁检查所累。  正如记者在此前召开的“一企一标准,一岗一清单”工作宣贯及培训会上了解到的情况,很多中小微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投入的精力有限。虽然有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但是大部分缺乏专业资质,对于注安所也知之甚少。一些参会企业的代表甚至把公司的保安认作是安全专员。  以把消防安全作为重点的如家快捷酒店石佛营店为例,其店长助理介绍他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时说:“我对注册安全工程师不了解,对注安所也不了解。”在被问及店里的安全专员是否具有专业资质时,该工作人员说安全专员由保安兼任。  方舟开源商务有限公司规模较小,其安全生产专员表示,因为规模小,人手不足,公司没有能力培养或聘请注册安全工程师。但他认为,像注册安全工程师这样的专业人员进驻企业是下一步安全工作发展的方向。  瞭望发展前景 尚需努力  作为在安全咨询领域资历颇深的启迪智信,成立之初用的是“咨询公司”的名称。陈薇坦言,很多企业看到五花八门的咨询公司、管理公司会一头雾水。但自从改为注安所后,专业性就立即显现出来了,和客户对接时也顺畅许多,不但提高了知名度,还拓展了市场。“可以说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这块牌子让我们实现了专业服务机构的转型。”  与实现专业转型的启迪智信不同,2014年成立的思源注安所却在挂牌后面临无法进行资质认可的问题。该事务所负责人张彦敏告诉记者:“虽然挂牌为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但市场认可度不高。加上2015年5月起国家暂停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的注册工作,专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认定成了大问题。”  其实,早在2002年,人事部、国家安监总局就发布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认定办法》两个文件,新《安全生产法》也作出了鼓励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定,为注安所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但因为新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尚未修订出台,今年,他们仍面临无法注册的困境,职业发展受阻。与此同时,2016年人社部公布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计划也未将注册安全工程师纳入其中。此外,国家对注安所的管理办法一直没有出台,专门的行业协会也尚未成立。  行业协会缺位、政策不明晰,导致注安所很难有可以践行的行业规范,很难形成行业自律。同时,注安所的发展良莠不齐,绝大多数仍处于起步阶段,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一些小的注安所选择聘用兼职注册安全工程师开展工作,人员不固定会对安全服务质量产生一定影响。这些都与社会期待的发挥高端智力支持、服务“高精尖”企业、接轨国际安全管理的需求有较大距离。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注安所犹如小荷初现尖尖角,虽能看到不错的市场前景,但若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其本身不断拓宽工作视野,提升专业能力。政府也应尽早出台相关管理办法,使得政策更加明晰,管理更加规范。  (本报记者 杨安琪)http://xiangzaohua.cn/  本文由安全生产网以及安全生产报编辑, 作者:杨安琪 www.aqsc.cn

xvguohua 发表于 2016-7-23 08:16

然并卵

828130 发表于 2016-7-23 08:57

呵呵

wujingui 发表于 2016-7-23 09:31

:@:@:@:@:@:@:@:@:@:@

3122396912 发表于 2016-7-23 10:32

政府官员太忙了,没有时间顾及到:lol:lol

fanrenruge 发表于 2016-7-23 17:09


政府官员太忙了,没有时间顾及到。同意。

bbli0911 发表于 2016-7-24 12:05

都是瞎几把忙

wdqklmy 发表于 2016-7-25 12:30

:D:D:D:D

zhouqan0502 发表于 2016-8-1 17:02

:):):):):):):):):):)

konglw 发表于 2016-8-16 10:27

:dizzy::'(:@

雨声 发表于 2016-8-17 11:11

写的真好,分析 的很到位

zhj1970 发表于 2016-8-18 16:36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要有所发展,必须政府出台相应的强制性配套政策。比如,前两年搞的标准化达标活动,就让相关的中介机构火了一段时间。否则,没有人愿意增加这方面的投入,相应地这个市场也就活跃不起来,喊口号、说空话不解决问题。

水手123456 发表于 2016-8-24 11:32

:(:(:(:(:(:(:(

水手123456 发表于 2016-8-24 11:33

罐区安全检查表,谁能为我提供一下,谢谢

水手123456 发表于 2016-8-24 11:34

我刚到此,请大家多多关照

水手123456 发表于 2016-8-24 11:38

大家给我评论一下,现在环保局要求我公司煤场要封闭,这对安全工作不利,容易造成粉尘爆炸,大家为分析一下。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徘徊十字路口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