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787|回复: 8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前检查步骤及使用要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消防救援中,为了第一时间冲上前线救援,所以在确保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能完好的情况下更快速做的进行检测,检查步骤如下:
    将瓶阀全部打开,则压力表一定显示如下压力:
    对于标称200 巴(20Mpa)压力的气瓶,最小压力数据为180 巴(18Mpa);
    对于标称 300(30Mpa)巴压力的气瓶,最小压力数据为280 巴(28Mpa)。
    然后进行管路的气密性检测:
    从全面罩的Air Klic 快速接头断开供气阀;
    关闭气瓶阀,观察压力表;
    一分钟内压降一定不能高于20 巴(2Mpa)。
    对报警哨报警检测需要打开瓶阀,为装置加压,关闭瓶阀,按下空气呼吸器供气阀的旁路按钮慢慢泄压清理管路,查看压力表,报警哨报警起始压力为:55±5巴(5.5±0.5 Mpa)。
    注意:若通过供气阀旁路按钮放气过快,可能导致压力表显示滞后,造成压力表读数大于60 巴报警哨报警,此属正常现象。
    注意事项:
    1.工作时,一定要时刻关注空气呼吸器气瓶工作压力表读数。当罐体内剩余气体压力降为55±5 巴(5.5±0.5 Mpa)时,报警哨将被触发,直到气瓶内气体用完才停止鸣笛。
    2.听到预警鸣笛,立即离开工作区域,若每分钟消耗40 升的可呼吸空气,则您只有约10分钟的时间回到无毒区域,这只是一个常规定义,具体剩余使用时间还需要结合现场环境及救援限制来决定。
    3.若在困难境地或紧急情况下(如受伤或呼吸困难情况下),需要增加呼吸空气量,可以轻按位于空气呼吸器供气阀盖上的旁通按钮,增加面罩内的空气流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发表于 2014-1-2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消防救援中,为了第一时间冲上前线救援,所以在确保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能完好的情况下更快速做的进行检测,检查步骤如下:
    将瓶阀全部打开,则压力表一定显示如下压力:
    对于标称200 巴(20Mpa)压力的气瓶,最小压力数据为180 巴(18Mpa);
    对于标称 300(30Mpa)巴压力的气瓶,最小压力数据为280 巴(28Mpa)。
    然后进行管路的气密性检测:
    从全面罩的Air Klic 快速接头断开供气阀;
    关闭气瓶阀,观察压力表;
    一分钟内压降一定不能高于20 巴(2Mpa)。
    对报警哨报警检测需要打开瓶阀,为装置加压,关闭瓶阀,按下空气呼吸器供气阀的旁路按钮慢慢泄压清理管路,查看压力表,报警哨报警起始压力为:55±5巴(5.5±0.5 Mpa)。
    注意:若通过供气阀旁路按钮放气过快,可能导致压力表显示滞后,造成压力表读数大于60 巴报警哨报警,此属正常现象。
    注意事项:
    1.工作时,一定要时刻关注空气呼吸器气瓶工作压力表读数。当罐体内剩余气体压力降为55±5 巴(5.5±0.5 Mpa)时,报警哨将被触发,直到气瓶内气体用完才停止鸣笛。
    2.听到预警鸣笛,立即离开工作区域,若每分钟消耗40 升的可呼吸空气,则您只有约10分钟的时间回到无毒区域,这只是一个常规定义,具体剩余使用时间还需要结合现场环境及救援限制来决定。
    3.若在困难境地或紧急情况下(如受伤或呼吸困难情况下),需要增加呼吸空气量,可以轻按位于空气呼吸器供气阀盖上的旁通按钮,增加面罩内的空气流量。
空气呼吸器.jpg (41.5 KB, 下载次数: 0)
液氨救援现场空气呼吸器使用
 楼主| 发表于 2014-1-2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寻寻觅觅东东 发表于 2014-1-2 20:45
在消防救援中,为了第一时间冲上前线救援,所以在确保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能完好的情况下更快速做的进行 ...

有一个困惑,为什么你回帖要重新发一遍呢?说明说明呢?求解
发表于 2014-1-7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恩  不错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4-2-6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分钟内压降一定不能高于20 巴(2Mpa
发表于 2014-2-7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用 谢谢
发表于 2014-7-11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4-8-11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16-3-27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用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5-30 21: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