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窦漪房 发表于 2013-8-7 19:29

¤海难事故伤害的急救与自救

1.概述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日益发展,船舶已成为重要的客运与货运交通工具。全世界每年有许多人在海上旅行或从事海上作业。尽管船舶在设计和建造、导航设备、维修等方面有很大改善,各国政府也不断加强了海洋警戒和监督,但船舶失事(如颠覆、相撞、爆炸、起火、搁浅等事件)仍屡有发生。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因海难事故死亡的约有10万人,其中大约5万人在海难时葬身海底,另外5万人死在救生器材上,英国“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人人皆知,前苏联客轮在黑海的倾覆记忆犹新。虽然乘船是相对安全的运输方式之一,但全世界仍有数以万计的人因此丧生,并造成船舶的破坏与财产损失。因此,掌握海难事故的原因及海难的医学问题对减少海难事故的伤害是很有必要的。2原因   可能导致海难的主要原因有:①不适于航海船舶;②环境状况,如可引起船舶倾覆或失事的暴风雨,可导致着火或爆炸的雷电。③碰撞,可因人为失误、能见度差或机器故障而引起。④着火,可因货物的自燃或因大型石油化学装载船的其他原因,也可以是蓄意破坏引起。⑤爆炸,石油化学装载船油舱通气不良,或因恐怖活动所致。⑥化学渗漏。⑦战争因素。   3.伤害与预防    海难伤害及预防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淹溺。人淹没在水中,呼吸道被水、污泥、杂草等堵塞或反射性心搏停止称为淹溺。其中85%是因为大量的水进入肺泡,阻碍气体交换而窒息,另有15%是急性反射性死亡。防止淹溺,一是要有漂浮装备,如救生艇、救生背心等,使头部露出水面并保持稳定;二是要学会游泳和防淹保护措施,这样才能在水中防止淹溺,一旦有意外,又能得到妥善处理,同时消除紧张心理。注意节省体力也有一定的作用。②冷水浸泡。冷水浸泡致死亡的原因是体温急骤下降,导致心室纤颤,另外由于精神错乱、意识丧失、肌肉痉挛引起剧烈疼痛甚至休克,又可发生继发性淹溺。冷水浸泡导致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为:①水温:一般认为,水温越低,生存时间越短,如20℃水中落水者可存活80小时以上,而水温在2℃以下时,一般只能耐受几分钟。②皮下脂肪:皮下脂肪多及肌肉发达者,在冷水中耐受性强。③水中活动强度:在冷水中剧烈活动,可加快低温症的发生。因此预防低温症的主要方法是合理使用救生器材,减少水中活动,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安静,以防体热过度散失。而落水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失调是加速死亡的诱因。   海难伤害除常见的淹溺与冷水浸泡外,还有创伤,由于烟雾吸入、化学吸入、冲击波等引起的肺部损伤、热烧伤、化学伤、脱水、饥饿和心理压力的长期效应。   4.急救与自救    海难事故伤害的防护:①呼救:如在有落水危险的地段工作,应穿上保暖而行动方便的衣服和救生衣,若不慎落水,要大声呼救,在有被人或飞机发现的情况下,一直让水花溅起来,让头部浮出水面以增加被发现的机会,否则可仰漂于水面上,保存体温,减少不必要的游动,保持冷静,等待营救。②漂游:落水后漂游时,要避开覆盖着油的水面。若已处于一片油中,应一直仰游,以防眼、鼻、嘴接触油污。如果油在燃烧,应潜泳。若船上有爆炸的可能,应尽快游离,尽量爬上漂浮物以离开水面,因为爆炸易损伤落水者的胃胸腹部离开水面越远越好,并让耳、鼻孔露出水面。但长时间水上漂浮可引起各种损伤,应尽可能利用周围的条件最低限度地解决饥饿和口渴。同时应尽量保留腿上的裤子和鞋子,并穿上黄色救生衣,以防被海中鲨鱼袭击。海难事故幸存者获救后要及时急救与治疗,尽可能地运用人力、物力给幸存者以最大的帮助,这样能减轻伤情的恶化,降低死亡的危险。①淹溺。对淹溺者要立即清除口腔、鼻腔内的水和泥沙等污物;使呼吸道通畅,然后将舌头拉出,以防堵塞呼吸道。急救者一腿跪下,另一腿向前屈膝上,使头呈低位并按压其背部,使水排出。此后随即进行人工呼吸,最好用斜坡地形,让其头朝下,以利于肺内液体排出。如溺水者呼吸已停止,应采用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有条件时可加压给氧。心搏停止者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每按压30次,行人工呼吸2次。②体温过低。体热丧失对幸存者的生存是最大的威胁,其丧失速度取决于水温。在冷暴露的早期,机体通过体表血管收缩和颤抖,阻止过多的体外热丧失。如冷温过低。此时应立即更换浸湿的衣服,盖上被子,喝些热饮料,并在温暖的环境里休息护理,多能很快恢复正常。③疲劳和饥饿。没有食物和充足的水源,加上不利的环境因素,使幸存者变得极度疲劳和衰弱。最初要慢慢给予饮料,恢复体液,然后才可进行外科治疗和给予食物。给食物应从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最后吃软饭。如果早期吃得多则会引起严重的呕吐与腹泻,不利于体质的恢复。

lszhangrg 发表于 2013-8-8 08:27

顶顶

爱心永远 发表于 2014-4-15 14:12

学习了

wang6503 发表于 2014-4-15 14:4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难事故伤害的急救与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