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原创)
1.目的识别公司管理和生产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出重大风险,确定并更新重大危险源,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办公活动、服装生产及其它活动、产品及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3.职责3.1 公司各部门、车间负责配合安保部辨识、评价及更新本单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危险源并填写《危险源排查表》。3.2 安保部负责组织全公司各部门、车间进行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活动,对各部门识别的危险源重大危险源进行汇总,并制订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3.3 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危险源的审批,组织相关部门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审并提供措施实施的资源保障。4.工作程序4.1 初始状态评审在体系建立之初,公司应进行初始状态评审,以了解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现状。评审的主要内容有:A. 相关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应遵守的要求;B. 识别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C. 对公司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惯例、制度进行调查;D. 对以往事件、事故和紧急状态调查的资料进行评估。初始状态评审的过程和结果由安保部负责整理成书面报告《初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状态评审报告》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核。4.2 危险源辨识4.2.1 危险源辨识的时机A.以公司的全体部门和活动为对象,通过外审方注册审核之后,每年年初在设定目标、指标前进行。B.在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状态评审时进行。C.在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变更或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可适时进行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 4.2.2 危险源辩识的顺序A. 厂址
B. 厂区平面布局
C. 厂房、办公楼等平面布置
D. 服装加工生产过程
E. 服装加工生产使用设备、设施、工具和装置
F. 服装加工有害作业部位
G. 生活设施和应急设施
H. 公司作业场所内所有物料(化学品、原材料、废料、产品、副产品等)
I.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包括装置、设备清洗和维护、装置启动或关停期间等)
J. 公司自身员工和所有外来人员的活动
4.2.3 危险源辩识涉及的内容
A. 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岗位,如电工、厂内机动车辆驾驶、电梯工所在作业岗位;
B. 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种设备、设施,如电梯、铲车等;
C. 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D. 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场所、活动和情况;
E.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损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F.曾经发生或行业内部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G.自己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4.2.4 危险源辩识需考虑的因素
在对危险因素进行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六种类型: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和其它危险危害因素。
4.2.5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主要采用:1)现场观察识别
2)与职工交流、询问
3)查询有关台帐、记录、工艺标准和安全检查标准
4)分析生产过程作业活动和作业步骤 4.2.6 风险分类
公司根据LEC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把识别出的危险源分为三类:轻微危险源、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轻微危险源与一般危险源为公司可承受风险,轻微危险源只需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稍加注意,一般危险源需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或采取运行控制对其进行管理,重大危险源作为公司不可承受风险(此重大危险源非GB18218—2000 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中重大危险源的概念,此“重大危险源”的术语所表述的内涵,只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述“危险源”中的一部分,是从“风险的严重性”角度确定的危险源,定义为具有不可容许风险的危险源),需策划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来消除、预防、降低、警告或提示风险,以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4.3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4.3.1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
主要采用LEC 打分法,即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 法是以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来评价人员伤亡危险性的大小。这三个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的后果
D=L•E•C
D——危险性分值
三个因素的取值范围和危险性分值的取值范围及危险性评价见附表一《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分值表》。
4.3.2 重大危险源的评定
重大危险源的评定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以直接判定为重大危险源:
1)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
2)员工和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3)曾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5)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计算出D 值≥190 分显著或高度危险的可直接评为重大危险源。对于D<190 分的危险源可结合实际评判是否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4.3.3 重大危险源的审批
管理者代表对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要进行审批,对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要组织评审。
4.3.4 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安保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评价出来的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控制策划,并协调、监督各部门和各车间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
重大危险源的控制采用以下方法:
1)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2)制定运行控制程序、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
3)制定应急响应预案
4)组织针对性的培训与教育
5)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和监测
对一个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可以是上述措施的全部或部分的组合。 4.2.6 风险分类
公司根据LEC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把识别出的危险源分为三类:轻微危险源、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轻微危险源与一般危险源为公司可承受风险,轻微危险源只需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稍加注意,一般危险源需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或采取运行控制对其进行管理,重大危险源作为公司不可承受风险(此重大危险源非GB18218—2000 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中重大危险源的概念,此“重大危险源”的术语所表述的内涵,只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述“危险源”中的一部分,是从“风险的严重性”角度确定的危险源,定义为具有不可容许风险的危险源),需策划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来消除、预防、降低、警告或提示风险,以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4.3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4.3.1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
主要采用LEC 打分法,即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 法是以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来评价人员伤亡危险性的大小。这三个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的后果
D=L•E•C
D——危险性分值
三个因素的取值范围和危险性分值的取值范围及危险性评价见附表一《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分值表》。 4.3.2 重大危险源的评定
重大危险源的评定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以直接判定为重大危险源:
1)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
2)员工和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3)曾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5)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计算出D 值≥190 分显著或高度危险的可直接评为重大危险源。对于D<190 分的危险源可结合实际评判是否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4.3.3 重大危险源的审批
管理者代表对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要进行审批,对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要组织评审。
4.3.4 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安保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评价出来的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控制策划,并协调、监督各部门和各车间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
重大危险源的控制采用以下方法:
1)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2)制定运行控制程序、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
3)制定应急响应预案
4)组织针对性的培训与教育
5)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和监测
对一个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可以是上述措施的全部或部分的组合。 本帖最后由 华十飞 于 2012-6-7 13:44 编辑
4.4 危险源辨识和重大危险源评价的步骤:
1)公司各部门、各车间在安保部的指导下组织人员对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将危险源的辨识结果填入《危险源排查表》并上报至
安保部。
2)安保部组织人员对各部门和工厂、车间辨识的危险源进行补充、完善、汇总,然后根据所确定的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定性评价与LEC 打分法相结合,对各单位的辨识结果进行统一评价并对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编制《危险源清单与风险评价表》、《重大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策划》及《一般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策划》;并将各部门、各工厂、车间填写的《危险源排查表》经确认后发送至各部门。
3)安保部对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要汇同有关技术部门进行评审和确认。
4)管理者代表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要进行审批,对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并保证相关资源的落实。
4.5 危险源的更新和重大危险源的重新评价:
4.5.1 安保部每年至少应组织一次危险源的更新和重大危险源的重新评价。
4.5.2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安保部应按上述程序要求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
1)有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
2)公司的生产活动内容或工艺流程发生重大变化时
3)公司的经营范围、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目标发生重大变更时
4.5.3 公司“三建”、“四新”项目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执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评价和管理程序》。
5.相关文件
5.1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与管理程序CX14EO
6 相关记录
6.1 危险源排查表JL/AB39/A
6.2 危险源清单与风险评价表JL/AB41/A
6.3 重大危险源清单与控制措施策划JL/AB42/A
6.4 一般危险源清单与控制措施策划JL/AB38/A 附表一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分值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
完全可以预料到10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5
相当可能6极不可能0.2
可能,但不经常3实际不可能0.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1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分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
连续暴露10每月一次暴露2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6每年几次暴露1
每天几次,或偶然暴露4非常罕见的暴露0.5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3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分值
大灾难,多人死亡,或造成10 万元以上重大财产损失100
数人死亡,或已发生多人患严重职业病,或造成5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财产损失80
一人死亡或发生严重职业病,或造成2 万元以上5 万元以下财产损失60
数人重伤或极有可能引发职业病,或造成5000 元以上2 万元以下财产损失40
一人重伤或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或造成2000 元以上5000 元以下财产损失15
数人轻伤或对健康有明显影响,或造成500 元以上2000 元以下财产损失7
一人轻伤或对健康有一定影响,或造成500 元以下的财产损失3
轻微伤害或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健康、卫生要求1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D)
D 值危险程度风险分级
>320极其危险,需停止作业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重大危险源
190-320显著或高度危险,需整改或策划相应控制措施
70-190一般危险,需加以控制一般危险源
20-7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轻微危险源
<20轻微危害,需稍加注意
学习学习 不错学了. 不错学了. 需*要,资|金 周|转 的 朋 友 请 找 我.年.息‘10%, 有 意 请 联-系:15001771097李主任 谢谢楼主分享 :@:@:@ 不错,学习了。 真是高人啊,学习了
学习了,谢楼主 有意义,有收获,谢谢提供 说得不错:) 不错,但没实质内容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