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iyun 发表于 2011-7-27 17:47

避免因错误救护造成二次伤害

避免因错误救护造成二次伤害案例
8月29日4时30分,浙江甬台温高速公路台州段发生一起6车相撞事故,造成道路拥堵。看到这种情况,很多司机见缝插针,驾车驶上应急车道,向前行进。
最终,众多车辆挤在高速公路上,全都动弹不得。
事故中被撞货车的驾驶员双腿被卡住,伤势严重。因应急车道被占,闻讯赶来的救护车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到事发位置。
几名热心男子和交警一同努力,用手扒、用绳索拉,终于将被困的驾驶员挪出了座位。一货车司机将伤员抱到自己的车上,由警车开道,将伤员紧急送往附近医院。
交警表示,伤员的伤口主要集中在腿部,并不在致命之处,因此他们才敢大胆施救。在很多车祸中,非专业的救援行动很可能适得其反,给伤员造成二次伤害,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
相关知识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当事人没有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可能会导致伤员伤势加重。一些有经验的老司机介绍,车祸发生后,如果起火,要立即灭火,如果没有起火,要排除一切火灾诱因,如熄灭发动机、关闭电源、搬开易燃物品等,同时向急救中心求救。
如果有人受伤,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伤员可进行科学自救(如果伤情允许的话),其他在场人员应科学施救,以减轻车祸给人带来的伤害。一位从事急救培训的医生提醒大家,现场救护的目的主要是应急止血、防止感染和固定骨折部位,而进一步的处理应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
在慌乱状态下,伤员可能会因为错误的救护方法而受到更大的伤害。因此,救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用不洁物品捂伤口 在发现创伤时,很多人会因为慌乱而随便拿东西捂在伤口上,如座套、衣服等。这很可能导致伤口感染,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在伤口较大或者动脉有破损的情况下。因此,一定要用卫生的物品处理伤口。
不轻易搬动骨折伤员 不要轻易搬动骨折的伤员,尤其是颈椎骨折的伤员,不恰当的移动可能导致其瘫痪,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对于普通伤员,应尽量在原地安置,用绷带固定其受伤部位,防止因来回挪动造成再损伤,等待救援。必须从车内移出重伤员时,首先应在伤员颈后放置颈托或进行颈部固定,以防因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导致截瘫;无颈托时,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帆布等仿照颈托形状,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在颈部。对昏倒在座椅上的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固定在座椅靠背上;如果一定要将此类伤员移出汽车,应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对被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放置颈托,包扎伤口;如果一定要搬动,应由数人轻轻地将伤员腰部、臀部托住,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搬运者用力要一致;伤员如颅骨骨折,应将伤员身体平放,头部稍垫高。
千万别拔出刺入身体的物体 当有物体刺入伤员体腔或肢体时,千万不要将其拔出。因为有时刺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刺入的物体能够暂时起到填塞伤口的作用,而一旦贸然拔出,可能会招致大出血,根本来不及抢救。正确的做法是:保留刺入物体靠近体表的一段,并用消毒棉花在伤口周围消毒。
不堵耳鼻溢液 如果伤员有耳鼻溢液,千万不可以加压填塞耳鼻,应尽快将其送往医院作进一步处理。
尽量不用普通车辆运重伤员 一般情况下,不要拦截普通车辆运送重伤员去医院。因为普通车辆没有专业的抢救设备,重伤员可能由于体位不恰当导致伤势加重,使抢救更加困难。

sxiyun 发表于 2011-7-27 17:47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当事人没有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可能会导致伤员伤势加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避免因错误救护造成二次伤害